中央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使我们重新认识城镇发展中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所在。新型城镇化,不是“摊大饼”式的“土地城镇化”,也不是大拆大建“推倒重来”的“建筑城镇化”,而是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历史的一种文脉传承与共生。
城市,是承载生活的容器,更是传承情感的家园。上海要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就需要不断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培育城市魅力,提升居民幸福感和归属感,营造一个有历史记忆、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一、立足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还有多少乡愁可以追忆
这些年,在上海的城市历史遗产调查和保护规划工作实践中,不管是市区的石库门里弄,还是郊区的乡土市镇,我们碰到最大的问题是,保护老房子老街,往往被认为是“与政府的民生工程背道而驰,阻碍人民追求幸福生活,是活在象牙塔里不问老百姓疾苦……”
无庸置疑,在城市建设中“民生”问题首屈一指。党中央一直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搞革命、搞改革、搞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要求。但是,改善民生就一定要拆掉老房子老街吗?
上海市区的老里弄
现在上海市区还在拆老里弄,各区都有指标,每年要拆多少万平方米才算完成任务。而拆的标准则是由房管局判定,按卫生设施、破旧程度划分出一级旧里、二级旧里,却没有考虑它们的历史文化以及建筑价值。郊区和浦东新区,更是在大规模建设新城、新镇的房地产开发中,将传统的乡土市镇整片推倒重建。这样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拆了旧房建新房,拆毁旧城变新城,过于注重经济发展,却忽略了城市特色风貌的留存。经过大拆大迁和雷同的规划设计,造成千篇一律的景观和风貌,而原来的城市传统特色则在一片热闹声中被销蚀掉了。
更加严峻的形势是,2014年2月上海市政府印发《关于编制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指导意见》,5月召开上海市第六次规划土地工作会议,根据这些指导精神,上海将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实现全市规划建设用地总量“零增长”。也就是说,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建设和发展只能通过“拆”来实现。可拆之前,我们还来不及对那些散落在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资源做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为那些一旦损毁就不可复得的城市遗产划一条拆迁的“底线”!
其实,早在2003年上海就颁布施行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在全国率先划定大面积风貌区并实施全面保护和管理创新,陆续公布了中心城12片和郊区3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总占地面积达41平方公里,开创性地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规划管理体制的历史地区保护管理机制,在全国取得示范效应。除了开创风貌区保护制度外,上海还拥有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5个中国传统村落。这样的历史保护成绩,和国内其他一线城市相比,还算是一份不错的答卷。但是与上海相邻的江苏、浙江,有十个水乡名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名单》,而上海却毫无动静!对于拥有6340平方公里辖区的国际化大都市,受历史风貌保护的地区(41平方公里)仅占总辖区面积的0.65%,从国际水准上看,这并不是一个值得夸耀的成就。如果说“风貌保护区”界限的划定,是在接下来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中,为这些历史遗存颁发了“免死金牌”;那与此同时,也昭告了在99.35%的土地上被忽视的历史遗存未卜的命运。
立足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将要展现给世界怎么样的地方文化?浦西的老城厢老上海风情可还依旧?日新月异的浦东新区还能否看到历史的印痕?
二、上海市区行将消逝的石库门里弄
上海里弄,曾经是上海分布最广、数量最大、居住人口最多的建筑类型,是江南传统居住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房地产经营融合的产物,是构成上海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元素!老上海的弄堂洋溢着旧时和睦的邻里关系,前门阿婆、后门爷叔,亲密的乡邻,儿时的嬉闹……是每个老上海人抹不去的浓重记忆。现如今,随着岁月的流逝,虽记忆犹新,场景却不复存在了。
石库门房子连成里弄
今天“乡愁”是个很热门的话题。乡愁是什么?简单理解就是“对故乡的思念”,“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记忆”。“念”的是什么?“忆”的又是什么呢?是故乡的山山水水、阿婆老爹,还是村口的小桥、房前的老树、邻家的女孩?文学家、诗人有许多精彩隽永的描绘。如果用建筑学语境来表达,我要说“乡愁”是“人们对故乡里,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物质环境的记忆,并由此生发对它存在与否的耽愁和怀念”。老房子所组成的历史空间环境,演绎着一代代人平凡而又生动的故事,使人终生难忘、无法释怀。所以说,乡愁是一种对行将消失的生活环境的追忆,是对传统文化湮灭的惋惜,是余光中《乡愁》一诗中表达的愁苦与无奈。
上海这些年来对市区大刀阔斧的旧里改造,把石库门最本质的人们和睦相处的核心空间环境改变了,留存老上海人温情记忆的里弄,正在整片整片地被替换为高楼大厦,被新建的道路、高架、轻轨、地铁所割裂和蚕食。
上海在市区划定了12个历史风貌保护区,但没有一块是以石库门里弄为主的,这是个重大的疏漏。上海没有了石库门,“乡愁”何处寻?
从2008年起历时两年时间,我们对上海市区展开地毯式的里弄调查。通过实地考察、记录、访谈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尽力发掘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里弄住宅片区和其他优秀近代建筑;针对上海中心城区的近代里弄建筑历史文化价值和留存状况,提供保护的指导意见和建筑保护名录,形成对风貌区扩大或增补的建议:新增以石库门为主的8个风貌区,如静安寺、陕西北路及虹口等,共4.98平方公里;扩大风貌区7处,涉及人民广场、提篮桥等区域,共2.1平方公里。
调查中亦有意想不到的新发现:由于中心城区近年来高层建筑的不断兴建,形成了“高层建筑底下留存大片低层红瓦屋顶石库门里弄”的“高低层结合”的新布局。市区的高层建筑是城市建设的需要,也是现代都市的象征,而高层建筑底下的石库门里弄,一个一个红瓦屋顶规划排列,突出的老虎窗光影分明,打破了屋顶的平直和单调;新式石库门的屋顶则是多方向组合。这些红瓦屋顶笼罩着的,是老上海历史的根底,是上海百余年来传统文脉的涌动。从高楼俯瞰下去,不同的高度会有不同的景象,就像一首节奏欢快的乐曲。这是非常有特点的城市肌理,是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拼贴式的城市风貌,是精彩而重要的、惟上海才有的特殊城市景观!这些成片的里弄对城市的紧凑度起到平衡作用,里弄的低矮和高楼的耸起构成了上海独特的城市轮廓线,这在世界众多大城市中,是很特殊、很别致、很优美的景观!
调查已过去了五年,如今因各种建设开发和旧区改造活动,这些本应列入保护的地块又消失了近三分之一,而且其中有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不能不令人为之扼腕叹息,并大声疾呼——上海老城区的里弄建筑不能再大片拆迁了!
2014年4月初,欣闻上海市规土局拟将提出近百个风貌保护街坊推荐名单,有石库门里弄、工人新村、大专院校、工业遗产、公园街坊等各种类型,还有近20条风貌保护道路。希望这些剩下的有历史价值的地块,能够尽快纳入到切实的保护体制中来。市政府再不下决心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我们将彻底失去老上海的城市记忆!
三、上海浦东岌岌可危的乡土市镇
从199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策开发浦东至今已二十多年,随着改革持续推进,建立国际空港、海港、旅游区、自贸区等新举措,和以“某某新城”、“某某新镇”、“某某大居”为名的大规模房地产项目的推进,在日新月异的浦东新区,在汹涌澎湃的新建与重建中,我们该如何看待和对待浦东地域那些价值较高却岌岌可危、行将消逝的历史遗存?
作为清末浦东十八大镇之首的周浦,隋唐成陆,宋建盐仓,明代集镇,宋元明清以降吸引众多文人雅士定居,促成繁荣鼎盛的市镇,并以“三多”(河道多、古桥多、商铺多)而闻名于四乡,成为浦东传统市镇的集大成者,民间有“小上海”之美誉。但由于年代久远、历经战乱,加上解放以后的老镇区逐步改造和浦东新区的开放开发,曾经“以四周多浦”而得名的周浦古镇在持续加速的城镇更新中,逐渐抹去历史的印痕:镇区河道悉数填没,七十二桥了无影踪,名宅厅堂凋敝零落,挂牌保护的“浙宁会馆”、“傅雷旧居”正孤立在瓦砾堆中残喘,现存三里有余的南北长街岌岌可危,2平方公里的老镇区,如今仅存中大街南片约2公顷传统街坊!
浦东巨镇——周浦老街的消亡
作为浦东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川沙,从地域文化上看,既有海滨古盐产运的灶图场署历史,又有海防墩汛、抗倭前哨的军事安防要义,还有小桥流水江南乡土的市镇集萃;从历史格局上看,既有城墙城濠的传统古城格局,又有长街窄巷、街屋毗邻的传统街市;从建筑特色上看,既有原汁原味的浦东乡土绞圈房子,又有西洋舶来的海派装饰艺术;从现存资源上看,方形城池有护城河环绕,东南一隅有明代古城墙,城内中市、南市、北市、西市有清末民初至解放后的街市风貌,城外还有东门外街、护塘街,记录着从宋代捍海塘到明清街市的千年变迁。这种紧密相存的多元化特征,是上海浦东地域历史发展演变的缩影。经过新的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川沙新镇,应当加倍重视城镇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从长计议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才不愧对“浦东文化之根”的盛誉。
除了“浦东第一镇”的周浦、“老浦东之根”的川沙,重要的历史遗存汇集区还有:承载“古盐文化”的大团,老护塘名邑的龚路、小湾,吕家浜沿岸的张江等等。这些市镇老街,不仅存有大量优秀的历史建筑,更是浦东地域历史文脉中不可抹灭的组成部分,是浦东历史年轮一个个轮圈中最闪亮的代表,应当采取系统性和整体性的保护措施!而不仅是点状保留零星的建筑、散落的古桥或残肢解构的街区片段。
另一方面,从当代城市营建来讲,这些街河相依、街景连续、景色宜人、建筑艺术多元而特色鲜明的浦东老街,若是能与新建的公园、住区、办公、地铁站等结合起来,整修为文化艺术、商业服务、居住度假的休闲场所,服务当下,传续历史,应该比简单拆平起高楼要有意义得多!
浦东是“新区”,但向前走的同时,不应抹去历史的记忆。在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摸索中,浦东又该如何实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动态管理,为全国的城乡遗产保护与发展作出“浦东示范”?
四、在发展中守护城乡遗产,为上海城市保护建言
上海要实现建设国际化大都会的目标,尤其需要不断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具体到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要做细、做精、做实,敢闯敢试敢担当,敢抓敢管敢碰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敢于改革,善解难题,探索一条新时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子。
1.要珍视上海这么多年的建设成就并保护既存的历史遗产,要改变我们对于城市景观的陈旧认识,切不要再盲目乱拆了!全面调查评估、查缺补漏是当务之急。文化遗产的传承要持久连续,而当前城市遗存的抢救,却不能细水长流,今日不保,便无来日!增补保护名单和推进扩区,要放长远眼光,敢于“啃硬骨头”,不要因为一时的蝇头小利,舍弃珍贵的历史!
2.要研究保护那些成片的民居建筑所缺失的法规,比如市区的里弄石库门、郊区的老街市镇、乡下的绞圈房子……要针对现行的土地政策、房产政策、拆迁政策,搞清楚哪些是保护的难点。要用创新驱动改革,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仔细又周密的研究,比如保护对象的产权转移、买卖、私人投资、政策干预等等。政策出台也不可能一气呵成,要边试边改,只要有利于保护的,允许试验,不能划禁区而一事无行!
3.要有持续稳定的资金保障。保护不是要“摁住不动”,可以鼓励和寻求多方投资的渠道,让房地产商参与试验也未尝不可。合理的政策引导、优惠的税收倾斜,都是政府层面能够发挥的作用。否则,缺乏造血机能的被动保护,只能在发展建设中被边缘化而持续衰败。
4.规划方法与手段也要创新。要敢于突破框框,低层地块如何转移补偿开发的压力,新与旧的功能互补与风貌协调如何达成,这些都要允许试验,才会有好的创意点子和可操作的渠道。
综上所述,“遗产保护”和“旧区改造”、“新城镇建设”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矛盾,关键是要用“爱惜生命”一样的精神去保护历史遗产,用创新驱动的精神来研究保护与建设的新政策与做法,走出新路子,做出中国特色、上海特色来!
在发展中守护城乡遗产,留住“乡愁”,不仅是新一轮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更是国际大都市上海走向未来发展的力量源泉。上海应该有能力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阮仪三:《很特殊,很别致,很优美》,文汇报,2009-10-29。
阮仪三:《“乡愁”的解读——在2014第三届城市建筑文化论坛上的发言》,2014-7-13。
(阮仪三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袁菲系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博士)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