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徐汇区肇嘉浜路东安路东南隅,原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院)北侧,有两幢带有现代风格的花园住宅,经过一番探寻和求证,老洋房的原主人是中国近代实业家刘鸿生先生。
刘鸿生曾经居住的花园住宅
这两幢花园住宅位于肇嘉浜路687弄7、8号,建于1948年,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南向共同拥有一个大花园。主楼为二层砖混结构,附楼三层,红瓦坡顶,红色硬陶面砖贴饰外墙。两宅朝向大门甬道一侧外墙留有原始壁炉的烟道,南侧底层建有红砖方柱外廊,上部为二层大阳台。7号住宅西南角前建有两层半圆筒状的阳光厅,圆弧墙面环设钢窗,其它立面装饰简洁,立砖窗楣,素色水泥窗台。两幢花园住宅主入口及楼梯间外墙局部建有竖条形长窗。刘鸿生先生曾于1950至1956年在此居住。
旧居主入口
7号住宅南立面
刘鸿生原籍浙江定海。晚清时,刘家第一代移民刘维忠在上海租界经营娱乐业,在宝善街开办了一家戏院——“丹桂茶园”,收益颇丰,为刘家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第二代刘贤喜出任招商局一艘跑沿海航线的轮船的总账房,小康家境。以刘鸿生为代表的第三代,在刘家创业史上写下了最辉煌的一笔,使刘家成为上海屈指可数的豪门望族。
中国近代实业家刘鸿生
刘鸿生曾就读于上海著名的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因为不肯当牧师而被开除。他从当翻译开始,十年间便成为百万富翁,声名鹊起。他的梦想是建成一个刘氏商业“托拉斯”,投资领域极其广泛,有“煤炭大王”、“火柴大王”、“水泥大王”等诸多称号。在众多商战中,刘鸿生成功地运用了“国货”的概念来撬动市场,并结成本土行业联盟一致对外,他也因此被称为爱国实业家。
煤炭大王
刘鸿生从圣约翰大学学了一口流利的英文,在租界谋生还算容易。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租界的巡捕房教外国巡捕说上海话,相当于现在国内高校对外汉语(沪语)专业的就业方向。之后,他又先后在上海会审公廨及意籍律师穆安素事务所工作。1909年在英商上海开平(1912年后改称开滦)矿务局任推销员时,他在各地的烧窑户中提倡改装炉窑,用烟煤代替木柴,为开平煤打开新销路,并于1911年升为买办。刘鸿生自己曾说:“短短几年的推销煤炭工作,使我陡然从一个贫寒的大学生成了百万富翁。”到1919年“一战”结束,刘鸿生俨然成了上海滩的“煤炭大王”。
火柴大王
1919年,刘鸿生首先选择火柴工业,是经过认真考虑的。长期以来,中国先人用火石、火镰取火,直到19世纪中期,才开始使用从欧洲传来的火柴,所以中国人在过去把火柴叫做“洋火”。1920年11月,鸿生火柴公司正式开工生产,这意味着刘鸿生已从一个洋买办转变为民族实业家。当时全厂拥有各式设备40余台,每天能生产火柴40多箱。然而,产品由于质量不过关,被用户称为“烂糊火柴”,结果连年亏损。刘鸿生深知,要扩大销售、扭亏为盈,不解决火柴生产上的关键——化学配方问题是不行的。
经过半年多的试验研究,采用高强度的胶粘剂,解决了火柴头受潮脱落的难题;并购置磨磷机,提高了赤磷面的质量。改进后的鸿生火柴,头大,发火快,火苗白,磷面经久耐用,成为众口一词的名牌产品,不但在国内成了抢手货,还一度打入海外市场。
中国火柴工业的发展,打破了外国资本家霸占中国火柴市场的美梦。当时垄断世界火柴市场的,是欧洲的瑞典。瑞典火柴商依仗产品成本低的优势,不惜降价倾销,企图挤垮中国的民族工业。而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不但不维护民族工业,反而对国内各火柴厂进口的原料层层设卡,加重税负,使不少国内的火柴厂面临重大危机。
刘鸿生认识到,指望别人是靠不住的,最好的办法是实行自救——将国内同行业的各个公司联合起来,以减少同胞之间的相互竞争,共同抵御国外火柴商的侵入。1930年,正为亏损严重而发愁的荧昌、中华二厂,积极响应刘鸿生的号召,三家正式合并,成立大中华火柴公司。由于增强了相互间的分工协作和经验交流,各厂的生产面貌大为改观,大中华火柴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火柴公司,垄断了大半个中国的火柴市场,就连瑞典、日本的火柴也望而却步,刘鸿生因此又获得了“火柴大王”的殊荣。
水泥大王
初涉煤炭和火柴之后,刘鸿生又涉足水泥、地产、纺织等众多领域,不断地加大投资和扩张建厂。1920年,刘鸿生创建上海华商水泥公司,厂址选在上海龙华(现为上海徐汇滨江地区),他的理由是:水泥的原料很廉价,包装运输无甚讲究;而水泥成品价高,必须讲究防潮,运费自然高。上海的运输以水运为多,运送原料,即便翻入水中也不致心痛;如果运送成品,一旦返潮,将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他力主在靠近终端市场建厂,“不仅省心,而且省用,可自然生利”!
当时中国市场上的主要水泥制造商是唐山的“马牌”水泥厂和日本商人设在大连的“龙牌”水泥厂。刘鸿生以高薪聘请德国水泥技师马礼泰,自己则远赴德国学习生产流程。不久,刘鸿生旗下的“象牌”水泥经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检验合格,很快赢得市场,全国水泥市场形成了“龙”、“马”、“象”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时,刘鸿生再次使出了联营手法,与“马牌”水泥厂结成联盟,划分销区,稳定价格。趁着“五卅惨案”掀起的抵制日货热潮。“马象联盟”打出“联华制夷”的口号,迫使日本“龙牌”水泥退出市场。接着南京“泰山牌”水泥异军突起,三家再次分割市场,水泥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5%以上,主宰了大部分的中国水泥市场。
天才企业家
刘鸿生把近千万元资本的刘氏企业全都留给了新中国。当我们怀想起这位著名的民族实业家时,深深地感触到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大量的资产,更重要的是一条成功之路,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1.强烈的竞争意识
首先表现在刘鸿生善于从市场商情变化中预测社会需求发展趋势,为企业寻找有利的投资方向和经营目标,他创办的鸿生火柴厂和华商水泥公司能够成功,就是准确预测市场的结果。火柴虽细小,却是人们必备的生活用品,事关国计民生,有广阔的市场;随着重要城市的殖民地化,大量的西式建筑拔地而起,加上新式企业的出现,设厂建屋都离不开水泥。有着这样高瞻远瞩的智慧,刘鸿生投资的水泥和火柴工业获得了巨额利润。
其次,刘鸿生的竞争意识还表现在严把产品质量,将用户看作“衣食父母”,“处处为用户着想”,这是他经营企业的出发点。刘鸿生认为要想满足用户的要求,必须从各个方面提高经营素质:所有职员应时刻树立质量意识,以质量求生存,以主人翁的心态,保证产品质量;做好市场调查,加强售后服务,保持与用户的联系,随时回答用户的咨询,以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物美价廉的优质产品赢得用户,树立品牌信誉。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当下,这也是值得企业家借鉴的成功之道。
再次,刘鸿生深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理,他认为“要战胜洋商,就必须首先熟悉洋商”,这是他长期与外商交往中总结出来的,也是与外商竞争、战胜外商的有效方法。为了熟悉洋商,他多次出洋考察,掌握国际市场的最新动态。刘鸿生不但聘请许多外国技术专家,同时也将自己的技术骨干派往外国学习技术,做到知己知彼,在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的态势。
2.旺盛的创业欲望
旺盛的创业欲望,一方面反映了刘鸿生对利润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爱国的民族资本家,为振兴民族工业、振兴中华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刘鸿生的创业欲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投资面宽。他早年投资于商业,后又投资工业,凡涉及国计民生的工业他都有涉及,先后创办了火柴、水泥、呢绒、码头等数十家企业,建成了一个集轻纺、重工业、商业、码头、矿业、金融于一身的企业集团。他的头衔、职务和他的企业一样是一长串数字,这一连串光艳照人、高不可攀的头衔足以说明他的创业欲望不断地得到实现。第二,把创业作为自己的生命,生命不息,创业不止。早期在中外激烈竞争的夹缝中创办火柴、水泥工业;在抗战的烽火中,在向西南大迁徙的途中,在隐居香港的艰难的日子里……刘鸿生走到哪里,刘氏企业就发展到哪里。正因为刘鸿生这种旺盛的创业精神,才使刘氏企业在一次次激烈的竞争中战胜困难,规模不断扩大,资金不断积累。刘鸿生身上为振兴中华民族而不断奋发的创业精神,是当今有志青年的努力方向。
3.炽热的爱国热忱
刘鸿生甘愿放弃收入可观的买办职业——开滦矿务局,而到竞争激烈的实业界发展,是因为他认识到:“中国之所以受气,是因为没有工业,没有科学,因此想利用口袋中的现钞做点事。”
近代民族企业是在国家经济实力极端虚弱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同外国资本在设厂权、商品市场等一系列特权方面产生矛盾。刘鸿生炽热的爱国精神同其企业经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首先,他善于利用和把握人民群众反抗侵略、抵制洋货。“五卅”运动爆发,以上海为中心抵制日、美货,一度成为刘鸿生与日、美商人竞争的重要因素。“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货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抵制,刘鸿生应势宣传抗日主张,把日本的龙牌水泥挤出中国市场。
刘鸿生曾于抗战时任财政部专卖事业管理局局长、火柴司司长、中日联谊会董事、中日贸易协会常务理事和红十字会副会长;建国前曾任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执行长兼上海分署署长、毛纺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上海市政府议员;建国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政协上海市委员会常委、民建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常委、民建上海市委和上海市工商联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上海分会副主席。刘鸿生对教育事业也很关注,早年曾在家乡创办定海中学和定海女子中学,还多次向圣约翰大学捐款建校舍和活动室,获该校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刘鸿生旧居于1992年进行修缮,之后为台湾某集团董事长私宅。2010年,徐汇区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徐汇区内众多名人旧居已成为上海的著名景观。每每走近肇嘉浜路上的刘鸿生旧居,感念其人创业办学之举,感怀其建筑艺术、历史沧桑和文化底蕴,我们不会忘记沉淀在这条马路上的历史印迹,更不会忘记刘鸿生先生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兴办民族工业的爱国之举。
参考文献:
1.石磊:《老上海城记·名宅里的秘密》,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0年版。
2.上海市档案局、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档案珍品选》,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
3.《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志》编纂委员会:《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4. 言夏著:《国商:影响近代中国的十位商人》,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
5.郭孟春主编:《中华十大商人:图文本》,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作者系徐汇区文物文化管理办公室助理馆员)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