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龙华街道在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挖掘、收集并整理了当地的民谣,将之公布于世,为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了新的篇章,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
民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流行于村妇髫童、野老田夫间的天籁之音,是中国民间口耳相传文学中的独特类型。民谣在我国的存在历史非常悠久,最初歌、谣分属,“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诗经·魏风·园有桃》)。随着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歌与谣两种形式逐渐走向交融,清人杜文澜在《古谣谚·凡例》中说:“歌字究系总名,凡单言之,则徒歌亦为歌,故谣可联歌以言之,亦可借歌以称之。”民谣的称谓较早见录于《汉书》:“文帝徙淮南王长,道中死時,民谣曰:‘一斗粟尚可舂,一尺布尚可缝,兄弟二人不相容。’”至唐宋时,民谣有时作氓谣,氓即谓乡里田民(《说文解字》)。
《佩文韵府》收录一百多种类型的古谣词条,从流传群体来看有童谣、氓谣;从流传地域来看有吴谣、越谣等;从功能上作以区分,则有风瑶、谶谣等。民谣属于民间文学的一种类型,如何界定其类别范畴在现代研究中则因人而异。现代研究者对民谣范围的划分标准也各有不同,既认为与民歌、俚语有部分重叠的地方,又将民谣较为严格地限制在“徒歌”范围内,即比较注重从韵律上口等方面划分民谣。一般从内容上可将民谣分为风俗谣、婚恋谣、童谣、社会时政类及劳动生产类等民谣。民谣常以方言诵吟,内容大多反映一地的民俗风情。民谣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以童谣为例,即有绕口令、谜语歌、数数歌、连锁歌、字头歌、颠倒歌、问答歌等多种表现形式,通俗浅显,易诵易记,深受少年儿童喜爱。
民谣内容大多反映一地的民俗风情(图片摘自民国画册及《图画日报》)
在我国数千年的古代文化历史长河中,很长时间以来民谣都是颇受重视的,古人很早就注意到民谣的存在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收集、梳理和记录。有学者认为《诗经·国风》是我国最早的民谣集,各类集部、专书以及史籍、志书中也常会记录各地各时期流传的民谣。古代人们赋予民谣多种意义,如童谣可以预示灾祥祸福。《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围上阳。问於卜偃曰:‘吾其济乎?’对曰:‘克之。’公曰:‘何时?’对曰:‘童谣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其九月十月之交乎?’”具有政治评判以及谶言功能等的民谣,往往可以入史,一个历史人物、一件历史事件、甚至关于一个朝代的更迭等方面的史述,常由某篇民谣来开始讲述。在这些历史书写中,民谣所发挥的是一种隐喻性的解释作用。
传统社会里,在田头河边、斜阳瓜架下、寒雪暖炉边等祖祖辈辈养儿育女的日常生活中,都少不了民谣的影子。尤其是民谣中的童谣,如孺子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在祖幼母子间逐句口传。童谣教会童孩自幼小识记日常生活中的世故人情、生活常识甚至滑稽趣话,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这既是一种消磨时光的方式,更是传承属于他们那个地区特有的乡土知识、人生经验智慧。几千年来,童谣一直都会参与到每一个人的成长中,也留在了每一个人有关乡土和童年的温暖记忆中。
在传统社会里,民谣不仅记录和反映民众对所处社会历史、生活生产等现象的认识思考、抒情达意,也在众人的口耳流传中保留着他们对乡土风情、地方智慧的记忆和传承。关于民谣的专门研究是近现代以来才开始的,晚清学术的现代发展中,赋予民谣寻找民族精神和塑造新的国民性的诉求,一些学者们开始搜集全国各地民歌民谣,并翻译介绍国外民谣。近现代以来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民歌民谣搜集,主要是希望从中发现地方性风俗资料、了解地方风情,由此把握地方性人文特质,如民谣中如何表达对社会或社会制度、对婚姻、对生命等的看法和认知等。这虽与古代人重视民谣的议政、谶喻作用有所不同,但学者们将民谣作为对一地民众感悟人生和地方性知识情感的认识通道,突出民谣的学术功能作用,也算是与古人殊途同归。从民谣本义及其传统来看,它应该是地方性民众思想的集中体现。《礼记·王制》有言:“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流传于一方的民谣,它传诵的内容自然具有独特性,理当与别的地方的民谣存在显著差异。
从地方历史生活来看,民谣有它独到的教育功能:1.记录地方社会生活的活史书。民谣内容常包罗万象,包括民众生活场景、民风民俗、人文自然景观以及当地人的各种思想情感等等。这些民谣因熟悉的方言、简洁的韵节被口耳相传,成为一地乡土历史中代代传诵的口头志书。2.品行教化的教科书。民谣一般蕴含伦理道德、劝勉讽戒的教育性内容,以及人生基本的行为准则,所以常在民间教育形态中被拿来作为品行教化的教科书。3.地方化的人生价值观。民谣词句浅白简练,便于诵吟者了解其意思、领略其情趣、欣赏其意境,因此民谣流传的过程常是一地民众人生价值观的地方化过程,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4.放松身心的生活方式。民谣中那类出现在儿童游戏活动中的游戏类童谣,以及日常生活中积极向上的娱乐戏谑类民谣等,是一地老少民众放松身心、培养健康情感的生活方式。
民谣这些引人注目的价值意义,在《龙华民谣》所收录的85首民谣中有着深刻体现。这本民谣集内容十分丰富,为读者记录并勾勒出属于龙华人的人生智慧和精神风貌。民谣集里有多首描写生产生活知识的,如《养蚕歌》、《卖白果》等,内容描绘了有关养蚕、卖白果的整个生活劳动场面。其中的《养蚕歌》在短短的篇幅中,对蚕宝宝的生长形态、生存的蚕房、吃桑叶、作茧抽丝成绸等生命过程,以及过去农业社会模式中家庭养蚕的女性养蚕人、男性卖蚕丝人的生产分工现象,以极其浓缩精炼的语言自然简畅地描述出来,最后往往还不忘施以勤俭、识农事辛苦的德育教诲。此外,《龙华民谣》还收录了描写庙会里各种戏耍技艺、寺庙习俗的民谣,如《隔壁戏》、《调狮子》和《撞钟歌》等;描写龙华街头生活现象的民谣,如乞讨歌谣《乌龟上街头》;也有吟咏龙华风物人文景观的民谣,如《龙华塔》。民谣《十二子》将十二个月与龙华生活生产习俗结合在一起,大部分内容涉及到农业生产,并选定有代表性的农作物、习俗来记录每月农事,比如“十月里向造房子”、“十二月里养小胖子(生孩子)”这些关于家庭生活、生产建设等习俗知识,则是过去还属农业耕作区的龙华民众面对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的一般观念。而民谣集里其他婚恋谣也有数首,通过这些婚恋题材的龙华民谣,可以了解到该地区民众对婚恋、生育等问题的看法和理解。《龙华民谣》也收录了《八仙庆寿》这类民间仙话题材的民谣,更能体现龙华人对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八仙传说的地方性理解。
龙华民谣不仅有当地原有居民中流传的,同时也有一些可能是移民从异地带来的,更有可能是上海开埠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中生成的一种新的感悟和吟唱,其间隐含了龙华民谣从乡村向城市前进的身影。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会有意无意地影响一个地方的文化传承,其中就包括民谣的传承。2014年上海市教育部门提出在幼儿园展开“上海话教育”体验活动,所编教材以“沪语童谣”为主。将童谣作为主要教材,无非是它所包含的丰富内容,足以让儿童在简单有趣的形式中接触到风土上海的各个角落。
《龙华民谣》的结集出版,是很有意义的:它不仅呼应了当前的沪语传承政策,为上海话的传承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形象教材;而且利于人们对龙华地区的民谣民风有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为龙华地区乃至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人文遗产的持续性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其功莫大焉!我与博士生沈梅丽共同研析了《龙华民谣》,并是以为序。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终身教授)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