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0年代至1980年代,笔者大半辈子生活在上海徐汇区。先是在坐落于五原路314号一幢假三层花园洋楼内的中共上海市委文化艺术工作部工作,宿舍则是在武康路100弄1号一幢英式乡村别墅的市委机关宿舍内,楼上居有上海新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学者王元化一家及其他干部家属,笔者则居在楼下单身干部宿舍。后来文艺工作部合并到市委宣传部,五原路314号办公楼则调拨给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会使用。笔者则奉命调到坐落淮海中路1162号淮中大楼的华东美术家协会供职,宿舍则在襄阳公园后面新乐路28号花园连体住宅内。后华东美协改组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笔者随后结婚,则居住到五原路北侧和乌鲁木齐中路148弄1号一幢钢窗打蜡地板的公寓楼内。这幢公寓真热闹,邻居有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兼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今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院长吕复,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著名女演员陈奇,上海越剧院著名演员孟丽英,以及上海方言话剧团(今上海滑稽剧团)著名急口令《金铃塔》说唱演员袁一灵等。而袁一灵的得意门生、著名上海说唱演员黄永生,当时在上海警备区部队文工团当演员,经常穿着人民解放军中尉军衔的陆军军装,骑着锃亮簇新的永久牌自行车,到老师袁一灵家晤谈。如此一幢聚居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公寓,人来人往,交流碰撞,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笔者在此居住达30年之久,后来虽然搬离这幢公寓,却依然时有在这座公寓前路过。于是,忆起居住这幢公寓期间在美协工作时,与多半居住在徐汇区的美术界朋友交往,发生了一些“艺术和友情”的故事。这类故事既可作为徐汇区的文脉,亦可作为“美术外史”记载,以“美术正史”之补充,想来是有意义的。
刘旦宅为我妻子画肖像
才气横溢的绘画大家刘旦宅先生(1931—2012),与笔者结识于1950年代。他比笔者大四岁,为同时代人。在与他接触中得知,他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传奇式地自学成才。据专门研究人类大脑的医学专家告知,人与人之间的大脑有着奇特的不同。有的人数学思维特别发达,对于数字的记忆和演算犹如电脑般快速而无误。有的人对声音特别敏感,能够微妙地辨别和记忆不同音色及频率。有的人对数学和物理几乎一窍不通,却对形象思维的绘画有着无穷的创造力,刘旦宅就是属于这样的人。
刘旦宅先生
刘旦宅出生在由雁荡山的泉水汇流而成的瓯江畔的浙江省温州的一户农家。父母并不注重如何培育他,任其自由发展。刘旦宅三岁的时候,因接触到“香烟牌”画而开始了绘画的历史。在“香烟牌”画中,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经典文学故事中的人物,那些人物或用白描勾勒,或单线平涂填彩,深深地吸引着刘旦宅,他就用毛笔在纸上临摹,或随便在地上用枝条勾划,竟然还能默写出上述经典文学中的各种人物,画得像模像样,生气勃勃。
刘旦宅在如此痴迷于绘画中长大,很快到了该上学读书的年龄。可是,上学要缴学费和书籍费,家里穷,一时凑不出钱,实感为难。小学校长来调查,发现刘旦宅有绘画天赋,就免费让他上学。可是,在上学过程中,别的孩子都学会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刘旦宅竟然对1+1和3-1是否相等都运算不清楚。校长倒是对刘旦宅偏爱,并不责怪刘旦宅数学不及格,而是因材施教,不断鼓励刘旦宅在绘画方面的发展。于是,刘旦宅在没有精神的压力下,愉快地创作绘画。校长还出资为刘旦宅购买了纸笔和绘画颜料。刘旦宅在学校创作的绘画,充满着童心趣味,笔墨稚雅天真,构图奇特变化多,造型夸张想象丰富,既有描绘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如孙悟空、关公、李逵等,又有学校师生日常生活的速写,以及描绘花鸟鱼虫等,已积累有近百幅作品。校长还出钱把这些作品请人装裱后,在学校举行了画展。因为校长仰慕著名画家、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就给刘旦宅取了“刘小粟”的名字,画展名称定为《十龄童刘小粟画展》,一时轰动校内外。
刘旦宅就是如此在小学校长慧眼识天才的关爱下,自由地成长为画路广的奇才。
小学毕业后,刘旦宅又拜一位老中医学医,于是接触到华佗、李时珍等古代名医的故事,又画了一些古代名医的人物造像。
1951年,刘旦宅来到上海。当时,历史学家顾颉刚在上海创办“大中国图书局”,出版教育挂图和史地小丛书。顾颉刚爱才,把初到上海的刘旦宅聘用到书局,绘制教育挂图和书籍插图,乃至书籍装帧设计、书籍宣传广告画等,刘旦宅都能做到使人感到赏心悦目的程度。尤其是他创作的一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出版了连环画单行本,并在上海《大公报》连载,引起了美术界的关注。
刘旦宅决意在上海定居下来,并且加深对绘画的自我修养。他不断参观艺术博物馆,总是带着纸和笔,追摹中国历代绘画的精良传统作品。他从魏晋的敦煌壁画和盛唐的飞天女、佛像、供养人等人物画中,理解如何“借形传神”。他又从晋代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理解“高古游丝描”,从唐代吴道子的人物画中理解“兰叶描”,从宋代李公麟的人物画中理解“行云流水描”,以及从宋元山水画中理解各种皴法和章法,亦从明代陈老莲和清代八大山人等作品中理解如何运线用墨和处理虚实关系,还精读《红楼梦》等文学巨著和历代诗人的诗章,从而创作出《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关于屈原的《九歌图》12幅,以及塑造中国历代诗人形象的《祖国四十诗人》等大量人物画。刘旦宅的人物画,写实兼写意融为一体,笔墨含蓄和谐,色彩清丽醇雅,着意表现人的尊严和心理活动为特色。尤其是《红楼梦》人物画,《文汇报》以专版刊发,影响深远。
当然,刘旦宅与当时的许多青年画家一样,都满腔热情地融入欣欣向荣的新中国的生活之中,在美术家协会的组织安排下,深入工厂、农村,乃至人民解放军部队,采访,写生,进而艺术提炼,创作主题性的、讴歌现实生活的绘画。
笔者当时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负责主编会刊《上海美术通讯》,自然一直关注着刘旦宅。
那是1962年3月26日至4月4日,上海美协在南京西路456号上海美术展览馆(上海美术馆前身)举办“十二年来上海美术作品展览会”,这是新中国诞生后十二年来上海美术创作回顾性的一次重要美术展览,其中展出有刘旦宅题为《披着露珠迎朝阳》的国画新作,描绘新农村一个生产队的农民,于清晨披着露珠迎朝阳,听着电线杆上广播喇叭播放的轻盈明快的音乐,生气勃勃出工走向田间的情景,画面笔墨清新,色彩热情,颇有艺术魅力。笔者对此作品专门撰有题为《晨光好》的评论,刊于1962年4月2日《解放日报》副刊《朝花》。由此,刘旦宅每有得意的国画新作,总是特邀笔者去观赏,以及探讨有关美术创作问题。
笔者撰写的评论刘旦宅国画《披着露珠迎朝阳》的文章
1963年的仲夏季节,刘旦宅又邀笔者前去观赏国画新作。当时他家居瑞金二路一幢面对锦江饭店的楼上,是著名诗人兼画家芦芒的邻居。那天是星期天,我与妻子卢慧玲同往。至他府上,正见他年幼的宝贝儿子刘天暐(如今是著名书法家)活泼地在楼板上随意走动,见我俩是陌生人,惊讶地瞧着。旦宅知我妻子是儿科医生,向我妻子介绍了刘天暐的身体和生活状况,提问是否有问题,我妻子一一作了解答,他听了觉得甚欣慰。他拿出了几本新创作出版的连环画给我妻子赏阅,我妻子坐在沙发上翻阅连环画时,旦宅快速地以熟练的笔墨画下了我妻子的全身肖像。这幅中国画肖像,一直挂在我们家里,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现在看来,这幅肖像画亦透露出他为《红楼梦》塑造女性人物时,那种善于表现女性气质美的笔墨情趣,更重要的是描绘了我妻子年轻时的神情风姿。借此画像,我们将永远怀念旦宅先生。刘旦宅后来移居徐汇区幽静的安亭路一座宅内,笔者应邀又多次赴旦宅新居观赏国画新作。
卢慧玲肖像(刘旦宅1963年夏作)
刘旦宅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团委员会委员,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任、教授,后又任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1992年6月19日至28日,应台湾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和台湾省立美术馆之邀,与上海博物馆顾问、书画鉴定家谢稚柳一起,赴台湾访问,进行艺术交流。1996年10月至11月,以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和名誉院长身份,携个人书法和绘画作品,赴欧洲作纯学术性的巡展,考察了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四国,与有关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进行艺术和学术交流。
陈家泠的《鲁迅先生像》
陈家泠先生祖籍广西,1937年生于浙江永康。1958年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科,1963年与同时毕业的梁洪涛、胡振郎等一起被分配到上海工作。他先是执教于新创建的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后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在与陈家泠的结识接触过程中,予人深刻的印象是,他在国画创作上始终保持旺盛的探索精神,一直在寻求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陈家泠先生
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用线条表现对象。如何运用线条去表现不同的题材、塑造不同的人物、创造不同的意境,大有讲究。
陈家泠长时期来倾力于中国画的线条研究,使中国画的传统线条有所出新,而使自己笔下的线条与众有所不同,形成自己的风格。
陈家泠早在浙江美院国画系人物画科求学期间,在院长兼教授、杰出的中国书画家潘天寿的严格督导下,对中国画线条的功底是打得不浅的。他从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北宋画家李公麟的《五马图》到明代画家陈老莲的《草虫册页》等工笔画名作,都一丝不苟地作了临摹,达到几乎乱真。后来,他运用这些学得的工笔线条,加上淡彩,去生活中写生,作品的艺术效果相当好,被学院作为学生的优良作品保存下来。毕业后,他接触的生活面广了,看到前人的各种绘画作品多了,同时与国画界的一些老前辈交往求教,深感中国画的线条必须变。他从研究上海近代杰出画家吴昌硕的作品中得到启示。吴昌硕的花卉画线条有着独到之处,渗透着石鼓文的书法笔意和篆刻艺术的拙朴风味,具有新意。当代著名国画家程十发、周昌谷、方增先等的作品的线条亦各呈新的情趣。特别是学习了著名山水画老画家陆俨少变化多端的“四面出锋”的用线方法:用笔尖中锋,可描写细致的部分,画出春蚕吐丝般优美的线条;用笔颈,使内劲颤动,可拉出屋漏痕、高古、朴拙的线条;用笔肚,可压出厚重、生棘的线条;用笔根,可坑出虚峭、刮削的线条;用拖笔、中笔,可拉出虚灵多变的线条;用逆笔,可挫出强劲的意到笔不到的线条;用侧笔,可扫出刮铁、铲锈的线条……这都促进了他对线条的大胆革新探索。
创作于1878年的《鲁迅先生像》,就是陈家泠再三推敲,几经易稿,运用具有新意的线条绘成,而予人有新意感。这幅画,用拖笔中锋拉出的长线条一气呵成。线条的浓、淡、干、湿、虚、实,因势利导,自然形成,有的地方意到笔不到;掌握同一笔中墨和水的多少,使其在行笔过程中自然混合转折,达到了墨色 “鲜”和“活”的效果,头发和胡须,采用山水画中刮铁皴的笔法加以变化,起到了概括、生动的效果。这种简练的艺术处理方法,既吸取南宋画家梁楷一路的白描与泼墨法相结合的“减笔法”,又吸收了山水画中点缀景物的“简笔人物”画的处理手法。因为线条表现得生动,就不必加色彩了。这种洒脱、概括、运用自如的“粗笔白描”技法,巧妙地体现了鲁迅先生高尚的品格,潇洒优雅的风度,平易近人、谈笑风生的人情趣味,一反过去许多描写鲁迅的绘画作品,偏于把鲁迅处理成“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那严肃表情的状况,而在这里看到的鲁迅,是有着丰富感情的人物。这幅《鲁迅先生像》,后入选由中国美协上海分会和华东六省(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江西、福建)分会共同主办的“华东六省一市肖像画展”,之后,又入选于1981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的“纪念鲁迅诞生10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陈家泠这幅《鲁迅先生像》,是值得关注的一幅人物画代表作,故而笔者专门撰写题为《变革线条,传神入化》为题的评论,刊于1983年2月1日《文汇报》,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鲁迅先生像(陈家泠1978年作)
笔者撰写的评论陈家泠国画《鲁迅先生像》的文章
陈家泠先生为了对笔者表示感谢,特地复制了一幅《鲁迅先生像》,同样以直长立轴形式装裱,携画到美协办公室赠予笔者。其实,《鲁迅先生像》这幅人物画代表作,在陈家泠心中是当作宝贝一样十分珍视的。1996年秋,定居东京的日本著名美术评论家海上雅臣先生来沪访问,笔者陪同赴西康路苏州湖畔半岛花园拜访陈家泠时,陈家泠小心翼翼地取出这幅《鲁迅先生像》,具体介绍了构思创作这幅人物画的过程,以及社会上对这幅作品的反响。
陈家泠的另一幅国画代表作《迎国庆》,以水墨为主,适当染彩,入选四届全国美展。
陈家泠不停顿的艺术探索,是随其活跃的思路而来。他时有说出关于艺术创作问题的新鲜观点。笔者与他交谈时,他说到,每位艺术家脑中都有自己的密码,而其作品就是解密的表现。他说到,黄宾虹脑中的密码就偏爱笔墨的“黑”“重”“枯”,所以作画往往是用浓墨重笔乃至枯笔,而形成独特风姿。他说到,自己脑中的密码是“淡”“清”“雅”“明”“和”“丽”,即要淡化笔墨,使用水墨时,尽量用轻轻的有透明度的淡水墨,有的国画作品几乎不用水墨,主要是用淡雅的色彩来作画,使画面统一在柔畅、抒情、和谐的色彩氛围中,有时则又出人意外地忽然用强烈的有对比性的浓色彩,在画面的关键部位作点缀,使画面顿然开朗明丽,有着玩味不尽的艺术魅力,有追求唯美的情趣。其这方面的代表作《开放的荷花》,获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佳作奖,《荷花》获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
陈家泠步入70岁至80岁的高龄阶段,艺术思路则转入深沉和博大,画路更广,色调更明丽,并且追求装饰性,可以隐约感受到他从民间年画的明丽色彩和民间工艺美术的装饰性吸取艺术养料来丰富自己。除人物画之外,各类呈现祖国壮美秀丽的山水风景都成为热情描绘的对象;原来擅长描绘的荷花,则表现得更为隽永而富情趣;乃至专为女性服饰旗袍设计装饰画,以及专为宋锦、云锦、缂丝、苏绣、丝毯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位技艺传承人设计画稿,甚至设计民族形式的新型家具等等。近几年,其新国画代表作,有2016年应邀专为杭州G20峰会创作的描绘杭州西湖十景的巨幅山水画《西湖景色》,以及此后创作的山水画《梁家河》《井冈山主峰》《延安晨韵》等,绚丽灿烂,以色彩为主表现,创造山水画的新气派新风格,为人瞩目。有人说,陈家泠晚年的国画创作,不仅不断有创新的惊人之作,而且跨界的作品越来越多。笔者以为,陈家泠能不断地有惊人之作和跨界创作,是以其艺术学养有深厚底蕴、自信为基础,而步入艺术成熟、高峰的标志。
近年,陈家泠把历年积累的个人创作的优秀国画作品捐献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为此,国家博物馆于2017年9月16日,在该馆举办了《与时代同行绘壮美山河——陈家泠艺术大展》,同时放映了由上海电影集团拍摄、贾樟柯导演的纪录片《陈家泠》,全面展示了陈家泠不断求索创新的艺术精神。
陈家泠曾于1986年应邀赴德国柏林高等艺术学院讲学和展览,又应邀赴新加坡、香港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将上述《鲁迅先生像》《荷花》等代表作都携去展出。
(作者系美术学科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