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的建筑物大部分都是坐北朝南的,大到国家庙堂,小到老百姓的民居。故宫紫禁城就是典型的“坐北朝南”的建筑格局,而且是最为正北方向的“坐子朝午”的坐向。
中国地处北半球,阳光大多数时间是从南边照射过来的。人们的生产、生活是以直接获得阳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采光的方向必然是朝南向的。久而久之,人们就形成了“面南”的观念,从而形成了“南面而立”“面南而治”“面南而居”“面南背北”的文化模式。中国风水理念的“坐北朝南”就是这种流传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的积淀。直到现在,住宅“坐北朝南”,仍是现代人居家购房的首选。
由此,清末民国时期创建的大部分中国高等学校,其标志性建筑——校门,大多数都是遵循中国传统建筑,讲究“坐北朝南”。而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位于今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的校门却是“坐西向东”。百余年来依旧风姿绰约,以其古老凝重、雄浑端庄的身姿傲然挺立了一个世纪有余,象征着百年学府悠长的历史韵味。它记录着交大百年沧桑历史,传递着时代变幻的气息,同时迎接着未来美好的希望。
一、上海交通大学华山路校门传承概述
南洋公学创设于1896年,是晚晴社会大变革之下我国近代教育萌发、演进的结果。1840年,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王朝自诩为天朝上国的“金锁铜关”,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43年,上海作为在鸦片战争中战败于英国而被迫开放的首批口岸,正式开放与外国通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西人和商船开始纷至沓来。英、美、法等国又先后在上海县城以北,划定了专供西人居住活动的租界区,后来又屡经扩展。到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从此在上海县城北面,形成了一片占地数千亩,分为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由西人管理市政和中西共管司法的外国租界区。作为中国国内最大的一片外国租界区,上海租界俨然成为西洋人移植到中国来的一个“国中之国”。
交通大学华山路校门前面,最初刚建校的时期是条河,叫李漎泾,也叫法华浜,一端通往法华镇,另一端通往徐家汇。民国初年河被填没了,成了海格路,后来又叫徐家汇路,现在叫华山路。南洋公学建校时,学校大门选定在校园的东向偏南方位,与法租界隔徐家汇路相望。校门平面为“山”字形,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牌坊式的木质建筑结构。当时,正门前有一条南北流向宽约五六尺的河浜,河上建有一座稍呈拱形的木质桥,名曰校门桥,曲径通幽,从学校档案馆里保存着的几张当年的校门桥老照片中仍可以清晰感受到当年清幽宁静的学府气息。
南洋公学校门
建校初期静静流淌的校门河
1926年,交通大学30周年校庆之际,由校友杨锡设计、丁卯级(1927级)同学捐资建造了一座钢筋水泥桥代替了木质桥,当年十月竣工。当时的校长淩鸿勋立铜牌以志纪念。1934年,乙卯级(1915级)校友捐资重造校门,吴培初先生捐银元5000元,该级校友淩鸿勋并全级同学捐资2000元,学校拨公款5000元,由基秦建筑公司打样,校友所组之钟山营造厂承建。1935年6月新校门落成,其式样仿旧京宫门,朱户碧盖,古色古香,蔚为美观,基本形成现在校门的建筑式样。
20世纪50年代初,构成校门靓丽景色的流向肇嘉浜的小河河道被填平,校门桥面和高起的河道逐渐融为一体。仅仅剩下了栏杆和桥头灯尚可依稀追寻此处曾有河流的踪迹。学校照原样对校门进行过多次大修,如加高屋顶,改泥瓦为琉璃瓦,增加灯光等。1998年华山路拓宽,学校割舍了门前的桥栏杆,在原先桥头灯的位置重置了两座象征性的汉白玉桥头灯柱。校门外泥砖和混凝土的地坪更换为花岗岩地砖,两侧的棚户住房也一并拆除。经此一番整修,干净有序,华山路校门一带风光顿时焕然一新,其独树一帜的气质成为华山路徐家汇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一百二十多年以来,交通大学随着学校隶属关系的变更,校门上的校名由最初的“南洋公学”先后变更为“商部高等实业学堂”“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大学堂”“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交通部南洋大学”“国立交通大学”等等。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1938年4月8日,日本宪兵侵占交大校园,4月17日,“国立交通大学”的牌匾被摘下,换上了“东亚同文书院”的牌匾,一直挂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在这座校门的见证下,交大的爱国师生冒着生命危险与荷枪实弹前来抓人的国民党军警紧张对峙。还是这座校门,最早迎来解放上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交大徐汇校园成为解放军指挥解放上海战役的临时指挥所之一。解放后,学校正门挂上了一直沿用至今的毛泽东题写的“交通大学”校名牌匾。文革期间,“交通大学”校牌几经波折,失而复得。
民国初年的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校门
1928—1935年间的交通大学校门
如今的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华山路正门,明清宫殿式样,三开暗红色大门,朱红墙体,碧绿的琉璃瓦。屋脊上蛟龙盘踞,四角飞檐处有骑飞禽者领着五只小戗兽登高远眺。门口右方挂着白底黑字的“交通大学”校名铭牌,一对高大威风的石狮子雄踞左右。稍前方,两座汉白玉的桥头灯柱悄然肃立,忠心守护着迎送过无数交大人的校门桥。带着浓郁民族风格的校门在上海这一现代都市中心城区的建筑丛林中,尤其显得别具一格,与众不同。古色古香、意境悠远的校门将现代都市的喧嚣严严实实地关在门外。踏入校门,尘世繁华顿时换作书生意气迎面扑来,那是百年历史文化气息的积累和沉淀。
如今的上海交通大学校门
二、交大华山路校门坐西向东原因探析
当年,南洋公学南边为虹桥路,没有河浜阻隔,东面为海格路(今华山路),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浜流往肇嘉浜。那么校门建筑缘何不选择建在陆地上,却情愿选择在河浜上搭建木桥,坐拥沪南却又面向法租界呢?经考察,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从地理位置考虑,校门选择坐西向东是交通便利的需要。
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1845年上海道与英国领事巴富尔订立《上海租地章程》,确定相当于今天延安东路至苏州河之间的外滩为英国人“居留地”——就是后来的英租界。1849年后,法国人也从上海道台手中获得相当于今方浜路至延安东路之间的外滩及以西的土地,建立了法租界。
1861年,法租界沿当时的肇嘉浜北岸筑了一条由上海县城通徐家汇的路,叫作“法徐家汇路”;英国人筑了一条由静安寺通徐家汇的路,叫作“英徐家汇路”。到1914年,法租界扩张成功,这两条“徐家汇路”正好就成了法租界的南界和西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派第一军军长海格(Douglas Haig)前往法国北部,同年他晋升为英国远征军总司令,在1916年至1917年的三次索姆河战役中,他率领的英军击溃了德军的主力,同时也造成英军约80万人伤亡。但是战后,大家均认为正是由于海格的牺牲,才确保了1918年战争的胜利,于是他被封为伯爵。而法国人更感激海格为拯救法国而做出的贡献,于是1922年公董局将原“英徐家汇路”正式命名为“海格路”。今天的静安宾馆及对面的公寓旧称“海格公寓”,就是因路得名。1943年接收了租界后的汪伪上海市政府决定对租界内路名进行重新更名,更名的基本原则是取消原来的外国路名,统一使用中国路名,并决定采用以中国的名山名水作为原法租界路名的办法。海格路因而改为华山路,并一直沿用至今。
南洋公学校门前面那条流向肇嘉浜的河浜上建有一座木桥通往徐家汇路。校门初建时,“法徐家汇路”是沿肇嘉浜路北岸的一条小路,东端到斜桥,西头在徐家汇。考虑到校园外也是河浜林立,却少有搭建桥梁方便人们出行,为便利广大师生,同时也考虑到南洋公学未来的发展,校门位置选择坐西向东,并搭建木桥通往徐家汇路,由此直达法租界及其它之地,大大便利了学校广大师生的出行。
(二)从作用上来看,校门面对法租界,其井然有序的环境与日渐而起的繁华方便了师生们的工作与学习。
上海自1843年正式开埠通商,西洋商船、商人纷纷越洋而来,仅一二十年间,原来一片田野坟地的租界一带,已成为华洋商旅聚集、中外贸易兴旺的繁华之地,吸引着各方士商源源涌来。这里洋房林立、洋人往来、洋货云集的异域景象,令那些初来乍见的人们无不感到新鲜惊奇,如王韬所说:“洋泾浜一隅,别开人境,耳闻目见,迥异寻常。”许多文人墨客抑制不住惊奇之情而挥毫咏叹,记述他们的新奇观感。一人作竹枝词描述自己初见这里外洋景象的感受道:“连云楼阁压江头,缥缈仙居接上游。十里洋泾开眼界,恍疑身作泰西游。”
西人的到来,不仅带来了西式文明理念,更带来了种种奇巧精制、光怪陆离的西洋货品器物,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这些西器洋货,以其新奇的异域风格,制作的奇巧精致,种类数量的繁多,给人们视觉和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冲击,随后又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日益流行,蔚成风气。
以徐家汇路为界,东面是法租界,西面是华界。法租界采用西式的管理方式,不管是在以电灯、煤气、自来水、排污工程、公共交通、电话通讯等都市生活基础设施的管理上,还是在生活环境等方面都逐步走向欣欣向荣和秩序井然。相比之下,仅隔一条马路的华界却是另外一幕景象,晚清时期的华界用“脏、乱、臭”三个字形容并不为过。而南洋公学的师生因为靠近法租界,能亲眼所见法租界与华界的明显差异。
另外,法租界的繁华蒸蒸日上,其商铺林立,洋货繁多,不仅强烈冲击着人们的视野,更让人感叹的是那些可以亲手接触、亲身使用、精巧适用的日用洋货大大方便了师生的生活。由此,学生们不仅从学习与生活的环境方面感受到整齐繁荣的气氛笼罩在校园的上空,而且从文具到生活用品无不为其制作奇妙、巧夺天工感到赞叹。同时,广大师生对西人制器的奇巧和西国的富强也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促使师生思考西人及西器洋货进入中国对于中国人,尤其是对求学的青少年的意义。
(三)从性质上来讲,这是一种爱国精神的反映,向西人昭示这是一所中国人自办的公立大学。
徐家汇路以东为法租界,以西为华界。1901年,法租界公董局决定越界延伸西江路(今淮海中路),年内辟抵英属徐家汇路(今华山路),今淮海中路全路告成。1914年,法租界第三次扩张,西界扩至海格路(今华山路),今淮海中路两侧全部划入法租界。1924年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以江浙战争为借口,越界筑路,辟建了今淮海西路。华界的人们仰慕法租界的生活环境,经常在此活动,但是却备受租界的各种限制,不能随便进入租界。南洋公学虽然身处华界,但是从校门即可时刻望见这片原本主权属于中国的领土却被西人占领。“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时刻在广大师生的胸膛里燃烧。
南洋公学校门坐西向东,向侵略上海的西方殖民者清楚地表明这是一所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公立大学,显示了以盛宣怀为首的洋务派积极向西方学习,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齐心协力致力于各种改革,包括教育改革以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同时也向西人展示中国人众志成城、奋发有为的力量。
(四)从根本来看,是洋务派实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挽救清政府统治的一种反映。
晚清时期的上海已具有远东新兴都市、世界知名都会的雏形。它使中国拥有一座近代意义上的都市,面对近代都市文化的挑战与刺激。上海作为近代中国都市文化的一种类型,其原创性在于它既不是“中体西用”的果实,也不等同于远东出自殖民文化模式的口岸城市,而是两种文明在近代特定文化背景下历史性相遇的产物,是由中外移民不同程度参与创建的国际化都市,是近代都市文化发展的独特尝试。上海的被创造,客观上充当了世界文明输入近代中国的桥梁,同时上海也成为中国紧随时代的步伐,加入近代工业化、都市化前列的一种象征。其中,租界带给上海的世界文明,其积极性的一面是不容忽视的。
南洋公学的师生们跟大多数上海市民一样,对于西式理念以及西器洋货的认识,从最初的排斥渐而认识到其有益于国家民生的作用,并因之与西人争夺“利源”“利权”以求民族生存的愿望,改变了以往抑工商、贱技艺的传统观念,产生了浓烈的发展近代工商的要求,萌生了中国人最初的近代工业化观念,并逐步付诸于实践之中。南洋公学后来确立以工科为主的办学方向,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逐步成长为一所理工管结合的工科大学,是“实业救国”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上的重要体现。
自西江路(今淮海中路)辟筑起,淮海路与南洋公学的诞生几乎同步。它们都经历了形成与发展、劫难与挣扎、调整与重组、改造与再铸辉煌的历程。法租界内的淮海路及附近地带的曲折发展在南洋公学校门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产生了深透时空的影响,成为海派文化中的一支奇葩。
南洋公学的校门对面伫立着带有浓重海派文化气息的法租界,目睹法租界的繁荣和华界的落后,南洋公学的师生从心底里产生强烈对比。学校一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激励其努力学习,赶超西方;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努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为我所用,真正实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理念,达到“学以致用”“甄陶才俊”,使他们“躬验目治,专门肄习,乃能窥西学之精,用其所长,补我之短”。这就是盛宣怀培养“新式人才”的目的,也是其创建南洋公学的初衷之所在。
一百二十余年风雨兼程,老校门见证了交通大学始终百折不挠,众志成城,齐心协力谋发展,终于成就了交大今天英才辈出、桃李满天下的辉煌。未来,老校门还将继续见证交大及交大人的辉煌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宗光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史(1896-1905)》第一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
2.《交通大学校史》撰写组编:《交通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一卷,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年。
3.陈先元、田磊:《盛宣怀与上海交通大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4.易惠莉、陈吉龙:《二十世纪盛宣怀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5.上海通社:《旧上海史料汇编》上、下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6.唐振常、谯枢铭:《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7.董宝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