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路很短,却很耐逛,这条路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东起常熟路,西至武康路,中与乌鲁木齐中路、永福路相交。该路辟筑于20世纪30年代,原名赵主教路,赵主教是旅华法国教士玛勒斯卡,取汉姓赵。1943年10月改名为五原路。五原路上,建筑风格迥异的老式花园洋房混杂在新式里弄和高层住宅之间,使这条马路显得跌宕多姿。春夏之际,两旁茂密的法国梧桐搭起绿色屏障,把马路衬得幽远深邃,一眼看不到尽头似的。走在五原路上,仿佛回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空气中弥漫着静谧慵懒的气息,连脚步也变得轻轻,怕是一不小心踩碎了半个多世纪前飘落的梧桐树叶。
五原路街景
以乌鲁木齐中路为界,五原路可以分为东段与西段。东段散发出浓浓的市井气,沿马路一字排开烟纸店、米面店、房产中介店以及弄堂门口的杂货店、招牌简朴的理发店等,充满了日常生活的琐碎及油盐酱醋味。与乌鲁木齐中路相交的路上曾有个露天菜场,在这里能买到不少其它菜市场买不到的高档食品,尤其是虾、蟹、鱼等海鲜。不过,菜市场的喧闹嘈杂以及难闻的腥味毕竟和这条路是不搭的。现在菜场早已撤离,原先被遮雨棚遮盖得严严实实的那片天空也显现出来,但那种喧闹嘈杂的气氛似乎很难完全褪尽,那一段路仍然显得有些杂乱,特别是两边散落着的一些不很齐整体面的烟杂小店,也还保留着菜场残余的庸常气息。从乌鲁木齐中路往西的五原路就安静祥和得多,梧桐树丛中隐隐露出花园洋房的尖顶,都市的浮华在繁茂的树丛中被悄悄滤去。这些洋楼的主人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布尔乔亚生活方式,即使在“文革”期间,小楼深处还会有人做上海色拉,紧闭的门缝里,伴随着轻轻的西洋古典音乐声,隐隐飘浮出一丝现磨咖啡的浓香。“文革”刚刚结束,这里的一些小楼里就有人暗暗搞起了私人舞会,而作为现代通讯工具的BP机、手机,也是最早在这一段的五原路上出现的。据说,著名电影演员达式常和杨在葆也住在这条路上。
这一切酿就了五原路固有的气质,纵然经历了万种磨难,依旧挥之不去。
曾经藏龙卧虎的老洋房
五原路的老洋房,大多低调地站立一角,但仔细看去,却发现每一幢都带着宁静的表情,它们集结在一起,熔铸出整条五原路的云淡风轻。人们未必知道,这些历史悠久的老洋房大都藏龙卧虎,几乎每一幢都藏着不俗的背景与故事。我们不妨慢慢看去。
靠近常熟路的五原路71号曾坐落着一座红砖小教堂,那是建于1939年的中华圣公会救主堂。建筑式样按基督教堂格局,前后两端系三层建筑,中间部分是礼拜堂,呈长方形。圣台两侧上方建成假层“追思阁”,内悬挂教徒遗像及安放骨灰盒,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遗像也挂列其中。小教堂的院子里种满了冬青树,一年四季绿油油的。教堂倒塌于一次火灾,1989年,在废墟上盖起了灰色建筑的华东神学院校舍。每到傍晚,住在附近的人总能听到里面传出唱赞美诗的声音,那是学生在做晚祷。如今,神学院已搬迁到青浦淀山湖畔,现在这里变成了一所民办的进修学院,再也听不到有圣歌传出。
五原路东头除了52号的中波大厦建于1959年外,其余住宅几乎全部诞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如建于1940年的191号住宅,就住过抗日名将郑洞国。沿路还可以看到建于1937年的新式里弄华村,它是由国华银行建造的;建于1936年的混合三层楼房大来村以及建于1936年的三层砖木结构楼房天一村等。
五原路205弄的来斯南村,是建于1938年的花园里弄住宅,五幢排成一行,式样大体相同。立面简洁,四坡顶,三楼屋檐下有券齿带饰,水泥砂浆压花墙面。南、东、西窗为小拱弧形钢窗,北面一排长方形小钢窗。南面二三楼有阳台,建筑南面是树木茂盛的大花园。建于1947年的大华新村坐落在五原路212弄,里面共有17幢花园住宅。弄内7号居住过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张发奎,7号还做过中共地下党迎接上海解放的地下指挥部。人民解放军向上海郊区发起攻击时,上海市委刘长胜、吴克坚、沙文汉和张承宗等就在张发奎家里指挥迎接解放军。弄内16号的独立式花园住宅建于1945年,它和弄内18号原先都是上海大新百货公司创始人蔡昌为他的子女所建的,蔡昌在1947年时携家移居香港。从20世纪50年代起,16号2楼成为著名交响乐指挥家陈传熙的寓所。陈传熙于20世纪30年代考入上海国立音专,抗日战争爆发后,开始从事话剧、电影的配音工作,又兼任国立音乐学院常州班和上海音专副教授,成为我国最早的双簧管教员。解放后,陈传熙在上海交响乐团及上海音乐学院两处任职。陈传熙的指挥生涯中,共完成各类影片音乐达200多部。2012年1月27日,陈传熙因病在华东医院去世,享年96岁,算是高寿了。
五原路205弄来斯南村
建于1939年的五原路251号为英国式独立花园住宅。建筑为假三层,形体简洁,错落有致。双坡顶,较为平缓,有棚屋形老虎窗。墙面采用红色清水砖,强调山墙面的构图和比例,山墙面底层为凸窗,上面是二层的阳台,栏板作实体围护,没有花饰。局部门廊等重要部位采用石材,并进行重点处理。如入口处雨棚处理成波浪形,由雕刻精美的巴洛克式涡卷支撑,内部装饰为西式风格,彩色玻璃窗、楼梯栏杆及门框上部券心石也雕刻成券涡状,具有新艺术运动时期建筑特征。现该住宅为商务部驻沪办事处使用。五原路253—267号、269—271号为建于1933年的协发公寓,其平面为一字型,立面简洁,水泥拉毛外墙面。呈弧形的楼梯间半平台悬挑,不占用地,又美化了立面,并设置了大片玻璃窗,为建筑亮点。通往阳台的起居室设置六扇落地长窗,中间的天井具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功能。这幢四层公寓,在1982年底被“挖潜”加了两层。
五原路283号的花园住宅,建于1946年,抗战前这里是意大利俱乐部。抗战后上海钢铁大王朱恒清将其买下后重新翻造,直到1948年才建成这幢四层楼高、钢筋混凝土结构、马蹄形的独立式花园洋房。朱恒清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家祖辈是无锡的有钱人家,太平天国时,一场大火烧了整个村子,朱家从此败落。朱恒清出生8天后,母亲就因产后感染撒手人寰。祖父朱士川在朱恒清七八岁时,就离开了无锡老家,到上海谋生,朱恒清在十几岁时也追随祖父到上海学做生意。1930年,朱恒清在上海开了一家恒馀铁号,他善于经营,生意做得不错,但总感觉单纯经营铁号未免仰人鼻息,看外国人脸色吃饭。1940年,朱恒清联合了几十家大小铁号,在武宁西路成立了茂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老上海最大的私有钢厂厂主。1942年,他因将钢铁供给新四军而被日本宪兵司令部抓起来,其妻陆英娣托人用一包金条将其赎出来,朱一怒之下索性关掉钢铁厂,并将厂房出租。抗战胜利后,他重操旧业,生产竹节钢和扁钢并操洋泾浜英语周旋于生意场中,以非凡的魄力购买了三条沉没的旧船,生意越做越大,开了一分厂、二分厂,成为上海滩钢铁行业的龙头老大。朱恒清发迹后在五原路上建造了这幢气派的花园住宅。建筑南面为主楼,主楼底楼分东、中、西三间房,高敞明亮的房屋之间均有活动移门隔开,拉开来就是个漂亮的大厅,可以跳舞,也可以举办宴会。二楼是佣人住房,三楼为主人卧室,四楼有一间40平方米的玻璃房,下面还有地下室以通风防潮。西面为厨房,北面为汽车间。屋外有一个大花园、两个网球场,花园内有大片草坪,草坪中间种着几棵香樟,两侧为瓜子黄杨和冬青,清新淡雅,通过花园里的旋转楼梯可直达三楼平台或四楼。房子建成后,朱恒清全家于1949年元宵节搬入,朱恒清在这幢房子里一直住到1986年因病去世。
建于1930年的五原路289弄1号和3号建筑原为外侨公寓,是英国传统风格的联立式假三层花园住宅,它们犹如一对孪生姐妹般并排站在一起。住宅沿弄堂立面上下两段以不同材质区分,既显出形式的丰富,又呼应了居住空间的使用方式,底层是辅助用房,而住宅的主要入口是由围在清水红砖墙内的楼梯直接引入二楼才能到达。楼梯侧墙处理在立面上引人注目,梯段上弧形砖砌扶手与锯齿形的上升折线组合起来,显现了一种动态的韵律。住宅较陡的双坡屋面,高耸的红砖砌筑烟囱,门上的铁饰,还有面向花园立面底层尖券门廊和扶垛,与半露木架形式的结合,充满着英国乡村住宅的气息。该住宅现属湖北、江西、浙江三省天主教会。
五原路370弄里有四幢英式风格的民宅,均建于20世纪30年代,属于典型的英式设计,房屋为尖顶,并有烟囱,每幢房子均有室外楼梯通向大门。在靠近武康路的五原路上,坐落着一幢白色三层楼洋房,一楼到三楼的阳台没有半点弧度,而是一长条矩形,显得十分规整,使整幢房子显得方方正正。这幢房子的主人曾是昔日上海滩有名的“蔡仁茂”牌玻璃的老板,号称“玻璃大王”。这里便是蔡家旧宅。那时房子前面曾有一个大花园,如今的花园只是一小块。原先靠近马路的那片草坪上建起了门卫室,残余的草坪上种着几棵有年头的树,至今也已枝繁叶茂,亭亭如盖了。只是这幢华屋早就几易其主,改了别姓了。
自由公寓和大通别墅
在五原路永福路口矗立着一幢体型瘦长的自由公寓,它是犹太人留给上海的一个“宝贝”,取名“自由”似乎也寓意着当时犹太人的心态。这幢九层公寓建于1933年,是上海滩著名的袖珍公寓。建筑处于狭长的地块中,公寓前方布置大片绿地,使公寓藏身于深院之中,幽静雅致。院内一株苍劲的老榆树潇潇伫立,高大的枝叶探出低矮的围墙,时有点点榆钱飘落在门前的水泥地坪上,风情独具。建筑整体为简洁的现代风格,外墙镶嵌深褐色面砖,平、立面都是左右对称的。中间部分的窗套和两侧部分的窗下板为白色,建筑立面中央以一白色垂直装饰带为构图中心,建筑顶部向后后退,向中间收缩,形成阶梯状,带有装饰艺术派特征。建筑底层以粗粝石块作为基座,使建筑带上了一些古典色彩。建筑内部以中央电梯和楼梯为轴线,两边对称。每层设两个三室户,南边大间为客厅,南北各设一个卧室。卧室与客厅相接的阴角处设置封闭式转角阳台,既可作为两个房间的通道又可作为阳光房。可见这幢一梯两户公寓规模虽小,但小中见大,细节完美,不愧为公寓设计的精品。
自由公寓
这栋由犹太人建造的公寓,不知什么原因后来落到了德国人手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人纷纷回国,房屋转卖给中国人。至今,还经常有一些德国人到这里来寻找自己的昔日足迹。一代京昆大师俞振飞曾寓居在自由公寓第三层的一套四室户内,朝南有一间32平方米的卧房,中间为30平方米的大客厅,西侧有并列的两小间,一间作餐厅,另一间为起居室,生活上非常舒适、方便。
五原路252弄是建于1938年的大通别墅,大通别墅弄底11号是爱国实业家、民主斗士包达三的旧居。青年时代的包达三追随革命的先行者孙中三先生,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后因故弃政从商。解放战争期间,这里还是国统区民主人士聚餐会的举办地。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沪上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陈叔通、马寅初、马叙伦、盛丕华、周建人、许广平等人,每隔两周都要聚集到包达三的大通别墅居所,研究上海爱国民主运动,史称“大通别墅星期聚餐会”。周恩来也经常在此约见民主人士,大通别墅成为我党团结上海社会贤达、开展爱国民主运动的重要场所,包达三还邀请董必武、李维汉到聚餐会上演讲。“大通别墅星期聚餐会”一共举行了100多次,在这个聚餐会的巧妙掩护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团结国统区爱国民主人士开展了一系列正义斗争。包达三由此再度“从政”。他积极投身中共领导下的国统区“反内战要和平”的爱国民主运动。解放后,包达三荣幸地参加了开国大典,之后他被国务院任命为浙江省副省长、浙江省民建主任委员。1952年,包达三将自己的所有财产,包括在上海、杭州等地的房地产全部捐献给国家,支援社会主义建设。1957年4月6日,包达三在杭州病逝。
五原路252弄大通别墅
包达三旧居是一幢三层楼花园洋房,南面有三个阳台。花园内除花草树木外还有一座假山和喷水池。现在这幢花园别墅的原汽车库已改为住房,屋前喷水池改为自行车棚,里面住进了许多人家。
“三毛之父”张乐平的旧居
五原路上名气最大的莫过于有“三毛之父”之称的漫画家张乐平了。他所创作的三毛形象,妇孺皆知,名扬海内外。五原路288弄3号就是张乐平的旧居。从1950年到1992年,张乐平先生在这里度过了整整42年的岁月。现在,张先生已经仙逝,但他的痕迹却永远留在了五原路上。走进五原路288弄,只见一侧墙壁上连绵着一幅幅装在木头镜框里的以三毛形象为主题的浮雕画,浮雕上的三毛活跃而快乐,看了让人忍俊不已。为首的一幅是柯灵先生于1993年写的介绍张乐平生平的“三毛永生”,文章右下角是带着贝雷帽的张先生漫画像,诙谐有趣。浮雕墙对面就是三毛的“爸爸”张乐平的旧居。如今,两扇黑漆斑驳的大门紧闭着,里面再也不会走出始终面露微笑的三毛爸爸了。
张乐平旧居弄堂
三毛的诞生并非偶然。1910年11月,张乐平出生在浙江海盐,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按当地习俗被称为“三毛”。他父亲是小学教师,擅长刺绣和剪纸的母亲给了张乐平最早的美术启蒙。在小学老师的指导下,13岁的张乐平创作了生平第一幅漫画《一豕负五千元》,讽刺当时的军阀曹锟贿选。14岁那年,因家境贫困,张乐平无奈辍学到上海一家木行当学徒,但他对画画的兴趣却丝毫未减,只要一有空就在纸上涂涂画画。18岁时,张乐平在亲戚资助下进入一家私立美术学校,接受了一段时期正规的美术教育。张乐平在他18岁那年开始向上海各报纸投稿,20世纪30年代初期,《时代漫画》等刊物上经常发表张乐平的漫画作品,年轻的张乐平逐渐成为上海漫画界较有影响的一员。那时中国还没有以儿童为主角的漫画,25岁的张乐平瞅准这个空缺,推出了“三毛”系列漫画作品。张乐平早期创作的三毛形象酷似上海弄堂里调皮而喜欢恶作剧的小男孩,但又带点正义感。这些以三毛为主角的作品采用四格漫画的形式,以讲述市井故事为主。从1946年起,张乐平开始在《申报》连载《三毛从军记》,这是中国首部无文字的长篇漫画,虽带有讽刺意义,但总体风格是活泼的、快乐的。这个乐呵呵的小三毛形象在1948年的一个冬夜被突破了。那天晚上,北风呼啸,寒意袭人,走在马路上的张乐平突然看见三个衣衫褴褛的流浪儿围着一个小炉子在烤火取暖。第二天早晨,他再次经过那里时惊讶地发现,三个孩子中的两个已经冻死了。张乐平顿时非常难过,他当晚就连夜开始创作连环漫画《三毛流浪记》。这部作品里的三毛一改原先的快乐形象,成了流浪儿童的化身。《三毛流浪记》在《大公报》连载后,小三毛的苦难深深打动了读者,当时上海人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购买一份《大公报》,赶紧看三毛的遭遇。“流浪儿”的形象定格了几代人对三毛的印象,同时,也将张乐平的艺术事业推向了巅峰。1949年4月,在宋庆龄的支持下,张乐平举办了三毛原作画展,并义卖三毛原作及各种水彩、素描、写生画,来筹款创办“三毛乐园”,以收容上海滩的流浪儿童。
解放后,张乐平全家定居到五原路288弄3号,这幢二层楼房建于1947年,是独幢英式小洋楼。这间洋楼里,除了张乐平和他的夫人冯雏音,还有他的7个孩子。上官云珠的堂兄韦布和张乐平是邻居,他们家里孩子也很多,有8个。张家住楼上,韦家住楼下,正好是“七上八下”。于是,他们那幢小洋楼,成了五原路288弄里著名的“儿童乐园”,家里整天都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张乐平将二楼一间十来平米的屋子辟为画室,在这间小小的画室里,他创作了《三毛迎解放》《三毛爱科学》《小萝卜头》等脍炙人口的漫画。这些漫画影响了几代上海孩子,他们几乎都是伴随着三毛长大的。1957年后张乐平的画风有了转向,开始偏重于儿童漫画、民俗画、古装人物画等,他还为民间寓言配插画。“文革”时期,张乐平是上海美术界最早一批受冲击的。当时张乐平的妻子冯雏音瘫痪在床,而子女工作的工作、下放的下放,只留下最小的儿子张慰军。是邻居帮着照顾冯雏音,喂她吃饭,照顾小慰军。邻居之所以会对他们这么好,是因为他们敬重张乐平的为人。这些普通的上海人温暖了张乐平的心,使他得以度过几乎长达10年的痛苦岁月。1977年6月1日,阔别十年的三毛以系列漫画《三毛学雷锋》形象复出。以后,张乐平又创作了《三毛爱科学》《三毛与体育》《三毛旅游记》《三毛学法》等系列连环漫画。
20世纪80年代,海内外读者纷纷来探访“三毛之父”,张乐平在这间宅子里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台湾女作家三毛。三毛原名陈平,幼年时深爱《三毛流浪记》,遂以此为笔名。1989年仲春时节,长发飘飘,身穿拉丁风格大花裙子的三毛来到了五原路张乐平先生的家,一进门,这位特立独行的女作家就一口一声“爸爸”,张乐平乐呵呵地认下了这个女儿。三毛在张家住了三四天,张乐平像对待亲生女儿那么对她,那几天,五原路的房子里充满三毛和张乐平一家的谈笑声。
造化弄人,张乐平怎么也没想到,不到两年,就传来了三毛在台湾自缢身亡的消息。那是1991年1月一个寒冷的冬日,身患帕金森病的张乐平欲哭无泪,一夜无眠,清晨,他爬起来步履蹒跚地挪到画桌前,屏住呼吸,用颤抖的手捏住毛笔,以极慢的速度在纸上写下“痛哉平儿”四个字。1992年9月,张乐平先生与世长辞。之后,随着子女星散,这栋双层洋楼逐渐冷落了下来。
2015年1月8日,张乐平子女重聚一堂,捐出了父亲的285件遗物,囊括了张乐平的手稿、书信、收藏等,品类繁多,年代跨度大,基本能反映这位卓越漫画家的生活与艺术历程。
有半个世纪历史的中国福利会会址
五原路314号是中国福利会会址。中国福利会是由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夫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创建的一家致力于妇幼保健和少年儿童文化教育事业的慈善组织。其前身为保卫中国同盟。保卫中国同盟是1938年6月,由孙夫人宋庆龄在香港成立的一家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组织,由当时中国国民党内一批知名人士和国际友人共同参与,其中包括宋子文、廖承志、廖梦醒、爱泼斯坦、邓文钊、贝特兰、诺曼·法郎士、赛尔文·克拉克等人。由宋庆龄担任保卫中国同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宋子文担任会长。当时主要义务为宣传抗日,争取外援。开展的活动包括:出版两周刊的《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争取华侨支援参与抗战事业;开展战时儿童福利事业和受难儿童的救济;设立孤儿院与儿童收容所等。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底,保卫中国同盟由重庆迁到上海,并更名为中国福利基金会。中国福利基金会以“哪里需要援助,哪里的人民在自力解决困难,我们的援助就到那里”的准则,对内战中的民众提供帮助。其中,利用对外宣传,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提供的救济资金和救济物资中,为解放区的普通民众争取到一定的份额。此外,还从美国、加拿大、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援华机构和联合国救济总署处获得大量资金和物品,并利用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的运输机构将物资输送到国统区和解放区。其中,仅上海一处,中国福利基金会便成立了3个儿童福利站和一个儿童剧团。并且透过美国战灾儿童义养会为将近5000名儿童提供了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1950年8月,中国福利基金会更名为中国福利会。中福会下属中福会少年宫、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等慈善机构和团体。
五原路314号中国福利会会址
这是一幢建于1932年的欧式白房子,建筑为三层独立式花园住宅,哥特复兴风格,双坡屋顶,入口处有宽大的门廊,装饰着白玉石雕花柱子,粗壮的柱子配合弧拱,令门廊简洁有力,门前的石狮憨态可掬。楼上有圆形的罗马式小阳台。立面的门、窗洞多采用弧拱和平券,四周有白色线脚,墙面浅灰色涂料平整,门、窗口有白边,三层窗有坡势,二层窗下有多种几何图案,室内外细部装饰具有装饰艺术派特征。庭院里假山上有一座江南风格的亭子,由鹅卵石砌筑的石阶可以通往。假山上搭建一座石桥,下有花瓶式的门洞。院子里还有很大的草坪,漂亮的鸽子在上面旁若无人地漫步。这幢充满欧陆风情却有着江南风格庭院的洋楼原先是属于宋庆龄的,上海福利会成立时,宋庆龄就把它拨给了中福会。1949年,宋庆龄在此创设了“中福会托儿所”,1950年迁出,1959年又迁回,此时其已改名为“中国福利会幼儿园”。园内山石亭台,池塘竹树,布置精巧,园东绿草如茵,园内还有儿童游泳池和多种幼儿体育活动设施。现这幢欧式洋楼为宋庆龄基金会、中福会的办公所在地。花园里的草坪上矗立着宋庆龄的雕像,雕像上的宋庆龄身穿旗袍,披着披肩,温婉地望着来此的人们,令人感觉十分亲切。
在五原路的尾部坐落着一幢漂亮的法式洋房,门前两扇黑色铁门深锁着,从外面可以看见房子的尖顶和探出墙外的绿树枝桠。这座洋楼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太湖石做的假山上有座红色柱子的木头凉亭。解放初,这幢住宅里住过潘汉年,以后这里变成了上海市委机关用房。
(作者系上海作家协会会员)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