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路在租界时代的名称叫巨泼来斯路,据传是以一名法国海军将领的名字——“Dupleix”来命名的,至于是否确有Dupleix其人,他的姓名全称是什么,可惜还未见有人能说得清楚。不过19世纪法国有艘叫Dupleix号的著名巡洋舰倒是真的,1868年它曾到访过日本,停泊在大阪港。那时全日本反对幕府统治的“倒幕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倒幕军在一个月前刚刚收复了大阪,作为德川幕府支持者的法国人出现在这里,毫无疑问是带有挑衅意味的……据查,法国人似乎有用Dupleix命名战舰的传统,二战时期有一艘,2008年法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上海,其中也有一艘名叫Dupleix的反潜驱逐舰。可是在20世纪早期,上海法租界当局为何将其界内的一条普通道路也命名为Dupleix?其中的故事恐怕也是没人能够讲得清楚了。
其实这条路一开始出现的时候也不是叫巨泼来斯路。那是在1907年,法租界市政当局将原来南洋公学监院福开森开辟的一条土路稍作拓宽,铺上了煤渣屑后正式命名为“福开森路”。要说“正式”那是因为法租界市政当局开始修路以前,当地的老百姓已经把这条土路叫做“福开森路”有好几年了。那时候的福开森路很长,从东头的善钟马房开始一直通到南洋公学校门口。善钟马房是老上海的一家著名马车行,位置在现在的华山路、常熟路口一带;南洋公学校门口即是今天上海交通大学的校门口,一百多年了没移动过。看到这里也许有读者会问:你这么说有什么根据吗?有的。上海历史博物馆曾展出过一幅1912年的上海市地图,且是彩色的,很珍贵!我初见时还生疑,怎么把安福路和天平路都标成了“Ferguson road”?但白纸黑字,作为正式出版物,地图上面就是这么标注的。后来待了解福开森为方便南洋公学的教师学生往来家庭与学校的便利而出资筑路的故事后才知道这些都是真的。变化是在1914年,法租界向西拓展成功了,法国人要对这一大片新划入的区域重新规划道路系统,那时候才把福开森路的东段改成了巨泼来斯路,南段改名叫姚主教路,只有中段才保留了福开森路的原名。到了1943年,上述道路又改成了安福路、天平路和武康路的名称。
大致讲清楚了安福路的由来后,再说说安福路322号花园住宅。关于这幢花园住宅建造的年份,现在资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建于1928年前后,另一说是建于1932年。前后相差有4年,但这两种说法都没有给出史料方面的根据,因此姑且也只好存疑。不过从建筑的形制上来看,其一招一式皆有出处,是属于那种十分典型的西班牙式花园住宅,不像到了20世纪30年代晚期大批量建造的西班牙式住宅,仅秉承了一些外观上的主要特征,其他部分都已经大大简化了。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比较倾向于建于1928年前后的说法。因为前些年在考察这幢房子的时候我曾里里外外都仔细看了。里面的马赛克楼梯给我印象很深,在西班牙南部的格拉纳达地区,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建筑里面我也曾经见到过相同的楼梯;还有在房子东北部耸起的八边形塔楼,也是后期的西班牙式住宅所没有的,所以在判断建造时间上我宁愿往早的方面去想。
安福路322号住宅东北立面
下面让我们考察一下建筑物本身:从外观上就可以判断出这幢房屋是三层砖木结构,建筑整体造型和平面布局都显得自由灵活。赭红色的素面筒瓦覆盖着屋面,与浅黄色的外墙形成鲜明的对比;坡顶平缓,由于几乎没什么出檐,这样就突出了檐下连续的券齿线脚饰带,视觉上令人很愉悦。建筑东北部八角形塔楼的底层设计为基座层,看似古典美学的章法,但内置的宽大空间可以有实际用途;南部有宽阔的室外楼梯通往二层,半层处还设有一座露天大平台,显示了南欧人热情和外向的个性。平台地面铺设硬陶红地砖、铸铁花饰围栏,阶梯侧面的马赛克至今仍色彩鲜艳。建筑的南立面中部稍作前出,构成了上下两层外廊,底层的正面开设有三联装的拱券门洞,二层廊道外墙则设置了五个长方形的窗洞,建筑师用这种手法将空气和阳光充分地引入室内,同样也避免了雷同。窗楣勾勒的波纹线脚则用以加强装饰效果,可惜外廊现已加装了门窗封闭。淡黄色的水泥拉毛墙面本身简单朴素,装配上深绿色的钢窗及绿釉漏窗,形成悦目的色彩对比,且多处采用三联窗再配上矩格形的小窗棂,简单中透露着复杂,文化特征十分显著。
安福路322号住宅俯视图
安福路322号住宅南立面局部
通常我们在描述建筑时会用它是某某“式”或者属于某某“风格”去作定义,前者表示十分典型或者用俗话说很“正宗”;而后者则仅仅是讲貌似,或者有点像的意思。安福路322号作为西班牙式的建筑无疑值得称道,它不仅具备了形式上的纯粹,更具有一种文化上的标识意义。但是多年来业主不合理的使用已经破坏了它原来的优美与和谐,西侧阳台已封闭改为房间,主立面局部亦有改扩建,北侧加建了大面积的裙楼,屋顶竖立的两座厚实大烟囱与西班牙建筑形式不符,对风貌有负面影响,花园也已改作了公共通道。这种加装改造其实是得不偿失的,所幸建筑内部主体保存尚好,底层过道厅的四根螺旋立柱应属原始构造,保留下来实属不易。至于多处进行的改扩建,可能是属于没有办法的事情,譬如装修材料自然老化更新、建筑消防安全的要求等等。
安福路322号住宅底层大厅
还有一个问题也比较重要,因为当人们看到一处好的老房子总免不了会问曾经的主人是谁?即便从专业角度讲,凡历史建筑的业主变迁也是需要弄清楚的。我读到的文章曾有过交待,讲这幢房子原是孔令侃的住宅。孔令侃生于1916年,系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的长子。他性情乖张,连宋子文、蒋经国这等人物都不放在眼里,在上海金融界依托他的扬子公司呼风唤雨。因其孔家大少爷的特殊身份和小姨宋美龄的特别宠爱,孔令侃在多次政治动荡中都能全身而退,新中国成立后随父母移居美国。
但是我觉得该房子的第一代业主肯定是外国人,极有可能是侨居上海的西班牙商人。因为像孔令侃这样的官二代加洋场恶少似乎不会有建造这种房子的旨趣,且20世纪20年代晚期孔令侃尚不过十几岁的少年,哪怕真的要成了这处房产的主人也应该是抗战胜利的40年代了。
带着这些疑问我查找过一些史料,发现1932年居住在巨泼来斯路316号的Wells R. W.夫妇也许正是建造这幢房子的人,当然这只是可能。这对夫妇带着两个未成年女儿,体面地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Wells先生是上海一家叫做元芳洋行(Maitland & Co.)公司的老板。我觉得虽然316号同现在的门牌号不对,但却都是安福路上的最后一个门牌号码,市政变迁发生门牌号跟着变化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例如原来同一条路上的巨泼来斯公寓,那时候是253号,现在是233号。
如果上述假设是对的,那么住在这里的Wells一家一直要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上海租界才搬走。第二次大战期间上海的西方人曾大量离开是事实,战时及战后的房产易主都是大概率事件。
1948年出版的《上海市行号路图录》里面有安福路322号花园住宅的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业主在入口旁沿街建有两间车库,花园很大,独立式主楼坐落在花园后部,西北角上还有一座六角形的凉亭。东面紧邻的318号是一座称作“林园”的墓园。推测林园以前应当是林姓原住民的家族墓地,但那个时候肯定已经不再是了,因为从图上看林园占地十分狭窄,仅坟塚前一条墓道通往安福路就没了。大约是林姓子孙将原来的祖产分拆后变现了,再建一座大墓将先人骨殖合葬一起用来祭祀。这么看来,业主建造这处花园住宅时,基地当是从林姓原住民的手里买下来的。当然此说尚有待史料证明。
《上海市行号路图录》所载安福路322号住宅示意图(1948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安福路322号曾长期由上海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使用。住宅功能转换作办公用途,室内格局发生了变化,多处改扩建,缺乏合理维护。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影产业的兴盛,上海市电影器材供应站也设在了这里。现在这幢西班牙式建筑已铅华洗尽,位于院内一隅,仍是上海永乐股份有限公司的办公楼,已被四周多幢新建的大楼所淹没,要经过永乐股份有限公司大门进入后方能见到。
最后留一条线索给有兴趣想深入探寻的朋友们:该处地产在法租界地政处的地籍编号是12132C。前面应该还有12132、12132A和12132B三块地产存在,我的推测是这四块地产原来全是林姓墓地。有兴趣的人根据这些编号如果能够顺利地查找到租界时代的“法册道契”,那么土地的原业户、地产的出让价格和受让方,以及历年的转让、变更等都可以一目了然了,这把钥匙或者能够开启一扇门,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者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