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大楼位于淮海中路、常熟路东北转角,1994年2月15日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第二批市级优秀历史建筑。有关此幢建筑的文章已有一些,但是相互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同说法,比如建造年代,有说1931年,有说1934年,还有其它年份的说法;再比如建造者(业主),经常是省略,如果提到,通常认为是浙江兴业银行等。笔者根据所见资料,作一番简单的叙述。
大楼的建造者
淮海大楼刚刚建造的时候,西文名称为Empire Mansions,现在或称其为恩派亚公寓、恩派亚大楼,也有人根据Empire的意思,称其为“帝国大厦”。根据设计者最初的描述,该大楼中文名称是恩派亚大厦。不过根据当时的使用情况,用的是西文名称,在1936年的《徵信工商行名录•大楼名称索引》中没有中文名称。
恩派亚大厦转角大门
这幢听起来、看上去很洋气的建筑,除了建成以后的租户,和外国人没有关系。设计者和施工者待下节叙说,这节说说建造者,即开始出钱的业主。它不是浙江兴业银行,而是人们听起来不太熟悉的丰盛实业公司。
这个公司额定资本银200万股本,在1921年3月初“认股者非常踊跃”,“优先股”于12日“已经满额”,于是在该日下午四时,借北四川路青年会开股东创立大会。会议中推举盛泽承为临时主席报告筹备经过,随即选举董事监察人,经投票,卢小嘉、潘韾航、屈文六、盛泽承、沈联芳、厉树雄、傅筱庵、姚慕莲、卞儆成、李树侬等当选。看看这些董事监察人,稍微了解民国历史的人,就可以知道这个公司的实力了,它的实力是综合性的。卢小嘉,被称作民国“四大公子”,曾经是旧上海风云一时、妇孺皆知的人物。其父亲卢永祥,皖系军阀,上海被他的军队开始掌握后,许多要害部门逐渐由他把持。当时掌握着一支7000多名警察队伍的淞沪警察厅厅长徐国梁,有江苏督军齐燮元作靠山,不买他的账,并且准备做齐燮元进攻上海的内应。这件事情被卢小嘉知道后,以1000块大洋托暗杀大王王亚樵干掉徐国梁。徐国梁有在午饭后到澡堂泡澡的习惯,在1923年11月10日,徐从爱多亚路云南路(今延安东路云南中路)澡堂出来,准备上私人轿车时,突然有人朝他开枪,徐应声倒地,即被送往仁济医院抢救,并请牛惠霖等一些名医医治,终因伤势过重,12日死在医院里。厉树雄,著名的实业家,20世纪初利用家族的实力和影响,便在中国的工商界打拼。年轻时在上海经商办厂,最先在上海房地产业初显身手,兴建上海第一座公寓大楼——厉氏大厦。盛泽承即盛恩颐,是盛宣怀最宠爱的儿子,名字还是慈禧太后起的。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继承其父盛宣怀的家业。老丈人是民国总理孙宝琦,母亲庄夫人是盛家的掌门人,可见那份家业不仅不俗,并且能随意支配。由于从小被宠爱惯了,盛恩颐最终成为一个挥霍无度、奢侈成性的公子哥。盛恩颐大把砸钱的“豪举”在上海是出了名的,上海进口的第一部奔驰轿车就是他买的。为了显示与众不同,他还把车把换成银质的,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盛恩颐娶了11房姨太太,不仅自己挥霍,还给每个姨太太配一幢花园洋房和一部进口轿车,外加一群男仆女佣。他最牛气的时候,在跑马场养了75匹马。但和赌博相比,这些都是小菜一碟。盛恩颐在赌场上创过的纪录,是一夜之间把北京路黄河路一带、有一百多幢房子的弄堂,整个儿输给了浙江总督卢永祥的儿子卢小嘉。把钱财消耗完后,他还动起了儿子的主意,人称“啃完老子啃儿子”,这个是后话了。
就从这三个人的实力看,有军方及政府部门的关系,有在房地产业实际操作的经验,还有让人可以放心的资金背景。
一个月后公司正式宣布成立,举行开幕会,设总事务所于四川路三十五号,盛泽承任总理,卢小嘉、厉树雄担任协理。公司设立六个部门,分别是建筑部(“聘请外洋专门技师代客测量、打样、承造桥梁码头厂屋及水门汀建筑”)、地产部(“经营各种房产事业并代收房金、佣金从廉”)、仓库部、保险部(以后分离出去,成为丰盛保险公司)、证券部和押款部。
开幕之后,营业甚为发达,1922年3月26日下午三时假宁波同乡会开第一届股东常会,盛泽承做了一年来的营业状况报告、决算书及分配余利书,均获得了通过。因为董事中有四人辞职,会议投票补选任筱珊、曾镕圃、李叔农、黄翊昌等担任。又由于监事任满改选,宋子文、孙景扬、姬觉弥三人当选。翌年公司迁移到福州路五号“洋房楼上”,1930年初迁至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三十八号二楼,1935年3月又迁至爱多亚路一百六十号六楼。
1934年2月27日,《申报•建筑专刊》上刊有一幅建筑绘图,题为“黄元吉建筑师设计之善钟路公寓新屋绘图”。图下面的文字介绍说:“上图为凯泰建筑公司黄元吉建筑师最近设计之现代公寓房屋绘样,地基在霞飞路善钟路角,不日招标承建。综计造价需五十余万元,下层沿街者作市房之用,上层分作公寓。后辟走弄,将命名曰‘丰盛里’。则为三层之最新式住房,一切卫生设备、厨房等咸备。公寓部分,电梯、水汀、浴室、厕所、厨房等亦完全无缺,盖一近代最新式之公寓大楼,有意租赁者,可向爱多亚路三十八号一询详情也。”1934年8月14日,《申报•上海之公寓(下)》报道:霞飞路附近,善钟路角六层公寓,在建筑中。1935年3月底,丰盛实业公司还在报纸上说:最近在法租界霞飞路善钟路口转角置有地产一方,正在建筑大厦一所,预备作公寓。同年9月出版的《中国建筑》第三卷第四期提到该建筑时,“虽际此不景气之候,仍能全部出租”。从这些报道中可以看出,恩派亚大厦设计于1934年初,完全建成(包括内外装潢)于1935年中。
大厦的设计者与建筑风格
大厦的设计者在前一节中已经提到,那就是凯泰建筑事务所的黄元吉。黄元吉,上海人,出生于1902年,就读于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办理的育才公学,后投考南洋路矿学校土木科,毕业后在租界工部局当绘图员。1922—1924年在东南建筑公司当副建筑师;1924—1929年在凯泰建筑事务所任建筑师,并在1929年任凯泰建筑事务所经理。他没有出国留学的经验,对国外的建筑没有实际的体验,设计生涯完全是从最底层的绘图员做起,逐步从建筑师副手,到副建筑师、建筑师,直至负责起一家建筑事务所的业务洽谈和独立设计项目。
在1928年期间,黄元吉曾经设计过上海四明邨部分建筑,那些建筑也是非常不错的,不过依然是中西合璧的新式里弄房子,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四明邨总体规模是比较大的,总计有118幢,分两次建造,分别是1912年和1928年(或说1931年还有过增建),黄建筑师参与了后期的部分。此后他还设计了愚园路四明别墅,实际上是三层联排式新式里弄住宅,共有40幢,建筑标准比四明邨要高一些,现为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
恩派亚大厦的设计对黄元吉来说,在建筑风格上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和跨越。大厦占地面积约6 273平方米,建筑面积10 400平方米,由夏仁记营造厂施工。
恩派亚大厦后部
建筑平面大致呈V型,由中间一个单元和两侧各一个单元组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街坊内有汽车库和网球场,现常熟路一侧设有供汽车进出的过街楼。大楼底层为商铺,沿街两侧都设有大理石扶梯,供楼上住户们出入。大厦住宅平面以一室户和两室户为主,在中部和东边尽端设三室户,居室入口大多凹进,这样比较隐蔽。除一室户外,均设有凹阳台和落地长窗,部分浴厕设小天井采光和通风。在常熟路一侧的东面、淮海中路的北面都有外廊,连通整个大楼三个单元。为了改变外廊狭长的感觉,在三个单元拼接处作凹口处理。在大厦中间,设有两部电梯,整幢大楼的住户也可以在这里上下,通过长廊从而到达所在的住处。
对于建筑风格,据优秀历史建筑保护铭牌上所说为“现代派”。而“现代派建筑”这个概念,现在似乎还是比较模糊的。通常认为:主要流行于20世纪20到60年代,赖特、格罗皮乌斯、密斯、柯布西耶四“巨头”是现代派建筑的代表。其中格罗皮乌斯的建筑风格就是构图简单灵活、布局实用、建筑材料便于大批量生产,其风格被后人称为“理性主义”或“功能主义”。柯布西耶重视造型,他提出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底层的独立支柱、自由平面、自由立面、屋顶花园和水平条窗。密斯的主张是建筑要抛弃传统,不需要在乎形式,建筑要工业化,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理念。赖特并不十分排斥装饰,但强调建筑的整体效果必须和环境相结合;而且他从不认为自己是现代派建筑师,把自己的建筑称为“有机建筑。”从这四“巨头”的理念中,只知道他们要抛弃旧的建筑观念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对新的建筑都有自己的设想和实践,因此也有学者认为“现代派建筑”就是对旧传统的遗弃,用新材料,或新观念,或新技术,或两者及两者以上的结合产生新的建筑,在风格上往往是多种新观念的结合。有时某种建筑观念体现的比较多时,一般有更明确的建筑风格来区分他们。“现代派”的英文是“Modernism”,这个词又可翻译为“现代主义”,因此有些书中把上述四“巨头”也称为“现代建筑四巨头”。
恩派亚大厦,一般认为是装饰艺术派(Art Deco)。所谓装饰艺术派,或称装饰派艺术,亦称“现代风格”,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并发展成为30年代具有主导风格的装饰艺术和建筑艺术。它得名于1925年在巴黎举行的装饰艺术和现代工业国际博览会,这次博览会上第一次展出了这种风格的艺术,也标志着现代主义开始流行。装饰艺术派的显著特点是轮廓简单明朗,外表呈流线型,图案呈几何形或由具象形式演化而成。恩派亚大厦由三个单元组成,展开的面积很大,建筑师以每层窗间墙连接起来,成为一条条浅白色的、舒展的水平线条,然后在三个单元的入口处或过街楼处设计冲出屋面的竖线条装饰。那三根浅白色竖线条,从底楼顶上笔直向上,一直到尽头处打了个褶,即不使得线条单调,又不影响效果,在咖啡色建筑材料的衬托下,显得突出与醒目,并使原来不高的建筑群体有屹立向上的气势。
大厦中间单元为六层,两侧跌落两层为四层,以浅白色为基调,给人一种欲飞翔的白鸽视觉形象。1985年为了解决住房紧张问题,房管部门在中间单元加建一层,两边单元加建两层,原来的建筑比例被破坏。
为了设计好这幢建筑,黄元吉也费了不少心思。在设计图样期间,用石头等材料制成大厦的“模型”,门窗、墙壁、阳台、电梯等,都布置在指定的地方。内部各房间的光线是否充足,亦可在模型中实验证明,遇到不如意处可以据此修改设计图。丰盛实业公司购地花费了60万,房屋建造费总计576 500元,其中正屋建筑费45万、冷热卫生设备75 600元、电器设备17 000元、灯2 900元、电梯31 000元。总投资1 176 500元,每月可收租金13 000元。月利在一分一厘多些,去掉每月管理费等,则至少可得月利八厘以上。这个收益是比较可观的,而能获得这个收益,主要是房屋全部出租了出去。业主方感叹:这个不得不归功于设计者之精密与经济,全部建筑雄壮伟丽,内部布置更能运用灵思,巧夺天功。虽一椅一桌,亦均预留地位,居住者咸称便利。就此来看,建筑师对投资者有很大的功劳。
后期的变化与现状
恩派亚大厦初落成后,居住在那里的住户基本上是外国人,下面是1936年标明姓氏的46个住户,从姓名上看像中国人的没有几个,105、109(后)、114、205(前)、309室住户可能是,但总体来看所占比例极低。
底层是商铺,转角大门旁边的霞飞路1324号是永隆仁记号,经理杨秉襄,经营一些进口香烟、葡萄酒和洋酒等商品;1320号是发茂伙食公司,由乐根来、乐秀志和倪明华三人合伙开办;1314号是上海法商电车电灯公司西区办事处。
1947年时,永隆已经成为有限公司,门面扩大了四倍,向东到了1318号,是当时底层最大的商店。1314号还是法商所办的公司,名称已改为法商水电公司。每个门面都开设有商店。常熟路一侧也是这样,从中间转角向北,分别有模范皮货店、美伦照相馆、红玫瑰理发厅、恩派亚健美药房、纪南富美容院等。
1947年地图上的恩派亚大厦
建国后,房子成为国有,住户也逐渐发生变化,有些由国家分配住了进去。经过一轮房改后,房子基本成为私人所有。院内原有的汽车库和网球场,被新造的一幢粗劣房子占去。大楼除了20世纪80年代加层外,90年代再次改造,原建筑立面的白色基调被改成暗褐色,进一步削弱了原装饰艺术派建筑的表现力。2001年上海徐房集团有限公司为迎接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结合市容整顿,对大楼立面进行了整修,恢复了原来的白色基调。
底层铺面,在1994年时,沪上最早的奢侈品商场“美美百货(Maison Mode)”进驻于此,中间转角两侧的永隆食品商店和模范时装商店都成为该商场的一部分。淮海大楼转角以及另两侧单元中间的竖线装饰条上,都从上而下帖挂着“美美百货”这四个金字。当时店里1 000元一件的衬衫,被顾客误看为100元还嫌太贵。随着日后一个个奢侈品商场的出现,美美百货生意日益清淡,历经十三个春秋后,终于在2007年8月31日闭店。之后这些门铺来了新主,走了;又来了新主,又走了。后来这些店铺改为中国工商银行的营业部,淮海中路一端比较稳定,常熟路的那一段在2018年年底又闭了门,又有新的商店要来试试。两侧单元中心旁边的店铺比较稳定,特别是常熟路那里,汇丰大药房、成衣工厂店、ELEVEN咖啡店等,这些普通又适合一般大众的商店,就这么稳稳地开着。
一幢比较优秀的装饰艺术派建筑,虽然被增加了层次,院内的环境也很不如意,外观饰面的基调也曾一度很不堪,但也总算恢复了过来。简而言之,整体建筑已经没有了那种似乎欲飞翔的白鸽视觉形象,从“轻盈”变得有些厚重。但那一条条白色的横线条,加上转角和单元中心处比较精致的“冲天”竖线,整体视觉还是可以的,特别从不远处看大厦正面,还是比较漂亮、得体的。
(作者系原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