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初考《清明节谈上海清真路与回民公墓》于2016年4月4日发表于“中东研究通讯”微信公众号,本文为再考。
说起上海的路名,大都以全国各地的省、市、自治区命名,比如闻名遐迩的“中华第一街”南京路便是以六朝古都南京命名。
这一路名规则最早可以追溯到1865年的英租界,当时规定:南北向的道路以中国的省名来命名,东西向的道路以中国的主要城市之名来命名。1943年,当时的汪伪政府正式决定将原租界内的道路按照省市命名原则更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当时的人民政府依据省市命名子采原则(即浦东位于上海东部,路名多用山东地名,而杨浦区位于上海东北部,路名多用东北地名)命名新建的道路。因此,在上海生活的外地朋友——不论你家是多小的县城,大多都能找到自己家乡的路名。
当然,也有部分例外。例如,杨浦区五角场一带,路名中多有“国”字和“政”字,这是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失败的“大上海计划”遗留下来的。随着20世纪90年代之后上海改革开放步伐加大,道路建设日新月异,上海新建路名规则也越来越多元化。
但是在上海,却有一条早已存在却不符合上述命名规则的道路,那就是位于徐汇区东部的“清真路”。
清真路
这条路上没有回民社区,两侧多为居民住宅,周围也没有清真寺存在。在上海这个穆斯林不占常驻人口多数的地区,为何会有这样一个浓郁伊斯兰特色的路名?
说起清真路,就不得不提日晖港清真寺和日晖港回民公墓的故事。
一、日晖港回民公墓的缘起
上海最早的回民公墓是松江清真寺附近的“松江回回坟”。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今天人民广场附近的张家浜(今新昌路、凤阳路交界处)曾建起占地1.658亩的回民公墓。但是该地区占地面积较小,1898年英国人扩建跑马场时,张家浜回民公墓的土地被征用,当时125个坟茔全部迁葬日晖港回民公墓。
那回民公墓的地址为什么会选择在日晖港呢?
明清时的上海县城只是今天豫园附近的“东南西北门”圈内(今天11路公交车的行驶路线便是老上海华界县城的边界),那时的上海市民大多居住在城隍庙附近。
而今天的徐家汇路-肇嘉浜路一线在解放初期被完全填没之前曾是一条河(肇嘉浜)。这里地势较当时上海县城高,符合风水学上的选墓原则,加上古代人关于死亡有个说法就是西去,该区域又正处于上海县城西侧,所以这一带就成为了古代人的墓地。至今,在上海市区发现的古墓,几乎都位于徐家汇路-肇嘉浜路一线两侧。
这一地区当时被默认为上海地区的公墓选址,因此连不信风水一说的回民们也无法例外。当时肇嘉浜有一条入黄浦江的通道——日晖港(今瑞金南路),在这条河附近便有两个“与众不同”的墓地,一个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墓地,另一个就是回民墓地。
日晖港的回民公墓起于同治三年(1864),当时来沪定居的回族穆斯林日见增多。直至宣统元年(1909),热心公益事业的上海穆斯林集资在日晖港(当时的肇嘉浜两侧)陆续购地70余亩,建立日晖港回民公墓。其最北端接近今建国中路,最南端接近今中山南二路,最东端接近今瑞金南路,最西端接近今大木桥路,为当时上海最大的穆斯林公墓。
日晖港回民公墓又名日晖港清真公墓,由当时上海清真董事会管理,墓区根据购买时间的先后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字编号。八字地块由于先后购买并未连成一块,其中位于今肇嘉浜路北侧的有悌、忠、礼区域,其他均位于今肇嘉浜路南侧。除该地区外,还有之后购买的一些小型墓地,也均位于肇嘉浜路南侧,如为七家穆斯林丧葬之用的“七家坟”、浜南特别墓地、供上海鸡鸭菜馆业穆斯林丧葬的“鸡鸭地”墓区、专供安徽太和县旅沪穆斯林丧葬的“太和县新地”墓区,以及茶陵路175号墓区等。后来随着义、廉墓区(这两个区域专供贫寒穆斯林廉价或无偿安葬亡人)葬满,又在当时上海西郊开出了“真如清真公墓”等。宣统二年(1910),“上海清真教董事会”颁布《公茔经理规则》,规定“不论新墓旧墓,各级地均从宣统二年起陆续栽种紫荆,圈围树圹……即孤坟亦当经理,按次编号注册,以为永远纪念,不致日后湮没无考”,标志着日晖港回民公墓正式成型。
肇嘉浜路以北的清真公墓及清真别墅(即清真寺)
肇嘉浜路以南的清真公墓
值得一提的是日晖港回民公墓分为甲、乙、丙三级:甲级地为特别地;乙级地为男女孩童之普通地;丙级地为特免捐赁地。
日晖港伊斯兰教墓区属“八字编号”的均为上海清真董事会公产,并由董事会声明:“无论何人,永远不得抵押、变卖,倘有发生情况,概作无效,特此声明。”
二、日晖港清真寺
日晖港清真寺,又名清真别墅。回民公墓建立之后,有一个以提篮贩卖牛肉为生的回族同胞禹永春,他看到走坟者无休息场所,便用毕生经营所得,在公墓旁购地造屋,为穆斯林同胞到墓地安葬亲人、扫墓(走坟)提供歇息场所。回族同胞感其德,合力相助营造了息心亭。
光绪十八年(1892),息心亭旁建造两厢式平房6间,东侧造平房4间4披,作为殡葬、走坟、服务的宗教场所,起名清真别墅。宣统二年(1910),正式建立日晖港清真寺。南京籍回民金耀祖阿訇(1900—1958,后担任上海正明小学即今上海市回民小学校长)、韩礼堂阿訇等都曾任该寺教长。
法租界当时有意扩充马路,要经过公墓的地段,后由上海近代回族伊斯兰教知名人士、经营珠宝玉器生意的金吉云出面斡旋,最后法租界筑路路线改图。当时法国总领事巨籁达还为日晖港清真寺办法照会:“非回教人允许,不准通过。”
之后还在该清真寺内开办伊斯兰经学院、幼儿教育所等教育设施,1937年淞沪抗战之后,上海市回教灾民救济会在该寺内设上海穆斯林第二难民收容所,收容难民约300人。另外还设有面向孤儿的普慈孤儿教育所,该教育所由该清真寺教长金耀祖于1938年发起,当年收留来自江苏六合、安徽安庆两地的孤儿共15人,除负担生活之外,还教授汉语和阿拉伯语,是当时伊斯兰教内著名的慈善事业之一。1949年,该所停办。
民国十五年(1926),由于用作贫寒穆斯林安葬的义、廉区域相继葬满,上海清真董事会又在真如购置了第二块地,用作回民公墓;并在公墓附近建造真如清真寺,又名第二清真别墅。1959年改作他用。
和所有宗教设施一样,日晖港清真寺在“文革”期间被改作工厂,“文革”后又租给回民企业“穆斯林开发公司”,1998年改建为“上海市政府认可的唯一一家完全具备接待穆斯林宾客条件的专业宾馆”——明珠大饭店(今陕西南路肇嘉浜路口)。目前该饭店隶属于上海市民族宗教委员会,至今是上海本地回族举办婚宴的场所。
今明珠大饭店即为日晖港清真寺原址
三、清真路与日晖港回民公墓释疑
关于清真路的由来,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一说为清真路本为日晖港清真公墓之间的小路,在公墓迁走之后保留原路名。但是对此说法,笔者一直存留疑问。
一是关于位置:根据各个版本的历史地图,日晖港回民公墓的地界从未到达过今清真路的位置,因此“公墓之间的小路”说法并不成立。
二是关于纪念:当时该地块并不止回民公墓一个墓地,而且作为上海最大的回民公墓,其中的道路想必有几十上百条,为何唯独这条路成为纪念?要知道的是,肇嘉浜路南岸的回民公墓,大多安葬贫寒的穆斯林。相比之下,肇嘉浜路以北安葬众多回族名人的悌、忠、礼区域似乎更适合用来纪念。
后来,笔者在《徐汇区地名志》中看到了这个说法,似乎更加值得采信,现摘写如下:
这条路的路基原为无名土路(后人为区别,将之命名为旧清真路)。1952年,中科院上海分院(岳阳路319号)在东毛家宅(大木桥路至枫林路的清真路和医学院路一带)南首建造职工家属宿舍,并负责筑成片弹街路面,因该地区当时临近日晖港清真寺,便将其命名为清真路。20世纪70年代起,相继将路面改为沥青混凝土结构。
相比之前语焉不详的“公墓之间的小路”,后一种说法无论从时间、地点、还是逻辑上似乎更说得通。
四、安葬在日晖港的名人
作为上海最大的穆斯林公墓,这里也曾安葬过不少大名鼎鼎的人士。
1.马永贞
马永贞(?—1879年),回族,山东临清人,清末拳师。曾在上海跑马厅(今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赛马会上,以骑术战胜外国骑士,轰动沪上。清光绪五年(1879年4月13日),在南京路“一洞天”茶楼(今南京东路金华路)被暴徒暗算,伤重身亡。马永贞遗体曾葬于日晖港回民公墓孝字地,后随着墓地迁移迁走。马永贞的事迹曾被港台大陆多次搬上荧幕。
2.尹神武
尹神武(1890—1918),革命志士,回族,营口市人。1890年出生在营口市西市区,1906年毕业于营口乙种商业学校,1910年被选送至日本明治大学学习政法。期间结识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志士,加入同盟会。1913年随孙中山先生组织并加入中华革命党,受孙中山委派,担起了联络和组织重任,多次往返于东京与上海,秘密发展革命力量。
1915年11月他组织刺杀了袁世凯的忠实爪牙——上海镇守使郑汝成,后又相继发动和领导了肇和兵舰起义和炮轰制造局的重大行动。1917年11月,因为叛徒出卖而被捕。1918年5月11日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时年28岁。尹神武的遗体由上海清真教董事会予以收殓,安葬在日晖港回民公墓忠字地。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尹神武为革命烈士。
3.哈少夫
哈少夫(1856—1934),字少甫,号观津老人,回族,江苏江宁人。少年因家道贫寒,弃学经商,从事古玩业,掌握金石、书画鉴定知识。宣统二年(1910),上海书画家、收藏家发起成立上海书画研究会,被选为协理,并与西泠印社同仁创海上题襟馆。民国元年(1912)集资建馆于西湖孤山之巅。民国四年(1915)巴拿马国际博览会期间,他将所藏精品供陈列展览,荣获美国及中国工商部奖章。
近代上海回族领袖哈少夫
哈少夫系上海回族领袖。在任期间曾多次代表上海伊斯兰教,为旅居上海的回民出面参与各方调停并主持公道。1910年曾代表上海伊斯兰教参加美国传教士在尚贤堂举办的各宗教对话,在对话中指出:“历史上的民族矛盾和冲突并非是因为信仰的不同,而是社会矛盾不能得到化解的结果”。著有《宝铁砚斋书画》五卷、《丙寅东山游记录》一卷,并为《汉译古兰经》作序。1934年去世后葬于日晖港回民公墓忠字地。
此外还有20世纪20年代著名京剧坤伶琴雪芳、琴秋芳姐妹,琴秋芳事迹不详,琴雪芳后为青岛市代市长孙绳武夫人,两姐妹逝后葬于日晖港回民公墓礼字地。上海伊斯兰教界知名人士马长生、金子云、石子藩,爱国民主人士、复旦大学教授马宗融等均曾归葬该墓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根据市政建设需要,肇嘉浜路两侧的回民公墓相继搬迁,在原址上建造了卢湾体育场、上海蓬垫厂(今已不存)、上海第三和第四机床厂(迁往松江),以及第六十四中学(后来的茶陵北路小学,现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设施。
岁月悠悠,仅留下“清真路”这个路名,告诉我们徐汇区这一段和伊斯兰教有关的历史。
(作者系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馆员)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