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百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上海因为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以及地缘文化的融合,世界各地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形式都映射在这里每一栋风格迥异的历史建筑上,这既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城市记忆和特有的城市文化,也是原本单一的空间格局里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上海的历史与现代社会发展并存,形成了一种相互交融、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中滋生出的徐汇区,无疑凝聚了这个城市的文化缩影和历史轨迹,成为上海集中体现建筑特色与人文内涵的重要区域之一。
19世纪下半叶,随着上海开埠以及各国租界地的建立与不断扩张,这个昔日的小渔村逐渐变为远东第一大都市,在这座涵盖各国文化和各国建筑的城市里,徐家汇以及建立在此的徐家汇观象台(现上海气象博物馆),备受世人瞩目。徐家汇观象台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由天主教耶稣会总部在上海设立,光绪二十五年(1899)迁至徐家汇天主堂附近,设有气象和地震二部,与世界各天文台站保持联系,为外国人在华活动服务。
上海开埠早期的手绘地图
(图片源自北华捷报馆编印Shanghai Almanac for 1852,and Commercial Guide)
一、徐家汇观象台的建立
17世纪中叶,西方先后发明气压表、温度表等气象仪器,18到19世纪近代气象科学随着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当时的徐家汇是江南著名的宗教文化中心,观象台就建在传教士住所附近,地势平坦,四周无障碍物,有利于观测工作。加之徐家汇紧邻肇嘉浜和蒲汇塘这两条河,船只到达黄浦江也十分便捷,因此传教士们选择在徐家汇开始气象、地磁等要素的观测。观象台原来所处的位置并不是现今坐落的蒲西路,而是距离蒲西路1000米开外的位置,只有几间简陋的平房,仪表也只有一两支气压表、几只寒暑表等。到1880年,鉴于上海港口林立且经常遭受台风影响,徐家汇观象台采购仪器,专门设立了航海部,并将原来的平房扩建成两层,增加了两翼和平台。1883年,为了观测高空风的垂直变化,徐家汇观象台在大楼的前面建立了一个高40米的木塔,塔上装有当时非常先进的用于测量风向风速的贝克莱(Beckley)风速仪。之后由于业务需求不断地增多,于1900年在原址西面100米处建立新的观象台大楼(即现今位置),大楼上建造砖木结构的测风塔,顶高40米,顶上装有贝克莱风向风速仪。除了主楼建筑,当时徐家汇观象台的气象观测场也已经颇具雏形,联络网北至西伯利亚、南至马尼拉、东到日本、西至印度半岛,向中国沿海各地气象台及航海船只发布气象信息,成为远东闻名的观象台,也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私立气象研究中心。
20世纪初期的徐家汇观象台
二、徐家汇观象台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上海徐家汇观象台、香港天文台和青岛观象台,有着“远东三大观象台”的美誉。这三个观象台主要从事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研究,其中又以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建立时间最早,连续气象观测时间最长,国际知名度最高。
1882年2月,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今中山东一路7号)办起中国第一个电话局,用户一共25家。一年后,徐家汇观象台就开始架设电话,通达英法租界各洋行,开启上海地区使用电话传递天气预报的先河。此时距离电话发明不过两年时间,可见徐家汇观象台一直在使用最先进的技术进行气象服务。同时,每到台风季节,徐家汇观象台的电话通常都会异常繁忙,来电者大多询问与天气有关的问题。在台风预报预警方面,徐家汇观象台取得的成就也是令人瞩目的。1879年7月上海遭遇了强台风,徐家汇观象台运用单站气象要素分析法,较准确地发布了台风预报。时任徐家汇观象台台长的能恩斯 根据记录的台风移动路径,创纪录地首次用铅笔精细描绘出与当代卫星云图无甚差别的台风螺旋形图像,并绘出了台风结构、流场特点及其过境前后气压分布的漏斗状图形以及风向、风速时间剖面图,开创了远东气象史上关于台风路径记录的先河。
能恩斯根据1879年的台风手绘的台风螺旋形图(笔者摄于上海气象博物馆)
1883年徐家汇观象台在位于外滩洋泾浜的信号塔建成并开始天气报告和授时服务,初建的信号塔高为15米。1906年由于暴风雨袭击,木塔折断,后来改建成50米高的具有西班牙风格的钢筋水泥塔。此后信号塔又陆续得到了整修,直到1927年信号塔扩建竣工,现今一直伫立在外滩。当时,每天张榜公布早上六时、下午三时的远东天气图和下午四时的海平面气压值并且配有专人讲解,同时用悬挂信号旗帜的方式指示晴雨和台风等恶劣天气现象,为海上航行的船只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由徐家汇观象台所创的旗帜符号,经过之后历任台长和员工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为在黄浦江航行的船舶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后来推行的“徐家汇观象台电码”统一了远东各地的暴风警报信号电码,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确立了徐家汇观象台远东第一台的地位。
1906年外滩信号塔的信号符号(笔者摄于上海气象博物馆)
徐家汇观象台台风气象电码(笔者摄于上海气象博物馆)
1920年,徐家汇观象台逐步开展航空气象服务,增加发布高空气流情况和云高资料。1925年起,伴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徐家汇观象台与中国现代史上拥有第一批广播电台之一的美商开洛(Kellogg)公司开始无线电台合作,每天早上十一时半和下午十七时半,用中、英文广播两次天气预报,由此开启了上海地区用口语广播天气预报的先河。1927年,徐家汇观象台利用意大利皇家海军赠送的小型无线电发射台,开始拍发详细的天气公报。这些工作无不展现了徐家汇观象台的工作者对天气综合推断的能力和及时服务能力。
1915—1923年间的气象观察记录本(笔者摄于上海气象博物馆)
三、现今的上海气象博物馆
2012年,上海市气象局对徐家汇观象台进行了内部改造和陈列布展,力图将这段光辉的历史以科普的形式再现。2016年6月18日起,上海气象博物馆开始试运营参观,采取网上预约方式,每周六对公众开放。
上海气象博物馆
步入气象博物馆,草坪上百叶箱里摆放的众多气象专用仪器惹人注目,不同的设备记录着不同的气象信息,对每天的天气预报有着参考的作用。
上海气象博物馆草坪上的百叶箱
在这座三层罗马式建筑里,共设置了十个展厅。
第一展厅罗列了徐家汇观象台自建立以来的历史过往事迹;第二展厅介绍了徐家汇观象台业务的总体情况;第三展厅展示徐家汇观象台建立之前,上海地区已经存在的气象记录情况,还有上海开埠后传教士在董家渡天主教堂观测时引入的一些西方早期先进的观测仪器。
1900年前后的气压计/温度计(笔者摄于上海气象博物馆)
展厅内陈列的早期西方观测仪器(笔者摄于上海气象博物馆)
第四展厅主要介绍早期徐家汇观象台还有佘山天文台和菉葭浜验磁台的情况;第五展厅介绍了外滩信号塔的历史,展示有外滩信号塔的缩小模型;第六展厅介绍了徐家汇观象台历史上三位功勋卓著的台长能恩斯、蔡尚质、劳积勋对观象台的发展做出的贡献;第七展厅介绍佘山天文台在天文观测方面、菉葭浜验磁台在地磁和地震观测方面的成就,还展现了徐家汇观象台当年出席国际会议、参加国际经度联调和重力测量时的情况。
第五展厅内的外滩信号塔模型(笔者摄于上海气象博物馆)
第八展厅从140年来徐家汇单站的气温演变图开始,分观测、预报、服务几部分介绍了徐家汇观象台气象方面的成绩,并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徐家汇观象台和现在的上海市气象局的业务发展情况;由第八展厅内的旋转楼梯拾级而上就是第九展厅(开放时间视当天的参观情况),主要展示了徐家汇观象台一些突出的成绩,比如前面所提到的能恩斯神父手绘的第一张台风眼;第十展厅展示了2010上海世博会时展出的世界气象馆的模型、世界气象馆的内部展区以及上海市气象局为上海世博会提供的气象保障工作的图片介绍。在第十展区的后面,有个很有意思的气象演播厅,据说,我们每天看到的气象预报就是在这里事先制作完成后再在电视上播出的。前来参观的观众也可以在演播厅模拟气象主播拍摄一张属于自己的气象播报的照片,体验一把气象主播的感觉。
四、结束语
徐家汇观象台见证了100多年间,上海尤其是徐家汇的万千变化。无论是百年前的建立和之后的发展,还是如今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人们生活需求日益丰富而改造成气象博物馆,这座百年建筑至始至终都在为上海的气象事业,为上海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自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燕:《近代欧洲科学扩张背景下的徐家汇观象台(1873~1950)》【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支星,刘欧萱:《徐家汇观象台的历史地位及贡献》【C】,《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7第五届气象科普论坛》,2013年。
(作者系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