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的宝庆路上藏着一幢上海赫赫有名的私人花园——宝庆路3号花园住宅,这里原本是颜料大王周宗良的私人宅邸。周宗良的发迹源于他的诚实。周宗良是宁波人,初到上海时在一家德国洋行做小职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谦信商行的大班扎罗门把一笔巨款和几处不动产交由周宗良,以他的名义寄存,而且没有办理任何的法律手续。一战结束后,周宗良把所有的款项和不动产悉数交还给了谦信商行。周宗良的行为深深打动了德国人,获得了他们无比的信任,被聘任为德商在中国的总买办,一举进入大亨的行列。宝庆路3号就是他此后于1933年从德商手中买下的房产。周宗良在原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增加了1号楼和3号楼,形成了客厅、主人楼、客人楼、佣人楼、厨房等5栋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建筑群。周去香港后,由周之四女周韵琴与其夫徐兴业携子入住。周韵琴于1957年赴香港奔父丧后再未回沪,移居法国后竟也一去不复返,再无音讯。徐兴业在留下一部获茅盾文学奖的《金瓯缺》后,也于1991年死于手术台上,抛下了儿子徐元章。徐元章在这里一住就是五十年,是很有成就的水彩画家,最后却陷入周家的财产分割纠纷中,下场十分凄惨。因其母失联,徐元章被判无3号房产产权资格,他在此宅被拍卖后而被迫净身搬出,最后死于闵行的小屋之中。这在当年的上海滩是件很轰动的大事。
宝庆路3号花园住宅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
前些年我去威海路的老宅,途中总要在此地换乘49路公交车,常于围墙内的杂树缝隙中窥看园内的情景,内里荒芜不堪。据知,徐元章被迫搬走后,整个宅邸因无人管理而荒芜:花园里杂草丛生,与花园接近的弄堂口还堆满了垃圾;园内树木依旧葱郁,却不知年年为谁而长。后来再路过时发现,原先还能窥见内情的围墙,已被筑起的竹篱笆拦了起来,好像里面已经开始修缮。再后来得知这里已成为上海交响乐团的交响音乐博物馆,开始向外人开放,市民可以通过微信预约进去一看。无奈一则因为时间关系,二则能够约上的人太少,故一直未能进入一观。
时入暑期,不必牵挂家中第三代,于是便上网预约。也许是因为出梅后天气炎热,少有人约,竟然让我约上了,真是喜出望外。我约的是7月24日,周三下午。天气预报那天气温将达37度,下午又是一个烤人的时间,好在预报说那天的天气是多云,对于我这个想留点影像的人来说,这样的天气实在是不错的。但人算不如天算,过午时天色却阴了下来,着实让人有点扫兴。好在天阴了,气温也随之降下来,还有习习凉风,人也感觉爽快了许多,这倒也是上天不错的眷顾。
坐车来到宝庆路3号门前,验过预约信息,便走进了这座神往多时的豪宅。从5号楼进去便开启了交响音乐博物馆的参观的行程。5号楼是周宗良从德商手中买来时就有的,为一高一矮的两间,高的两层,矮的一层,这本是德商的仆人的居处,后为周家的花房。这样小小的一组建筑,还曾经作过一个小学的校舍,我的一位师范学校的同学就曾在这里上过学,她清楚地记得当年背着书包进出此地的情景。另一处原本就有的德商自家的居宅,也是周宗良本人的住宅——2号楼,就在不远的东南侧,现在是博物馆的主要展区。真让人感叹,都说沧海桑田,要经历千百年的变迁,然而在这里我却看到了如白驹过隙般的瞬间。
宝庆路3号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1号楼和2号楼(贺平摄)
2号楼和1号楼之间新建了长廊,将它们连接了起来,展现着中国交响乐的发展历程,走道有意筑成地面起伏状,表现出音乐旋律特有的高低起伏跌宕变化的魅力。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前期交响乐的起源和发展,钢琴、铜号、竖琴、小提琴,兰心大戏院、大光明电影院、黄浦公园音乐亭、工部局市政厅等建筑原貌,一切与交响有关的事和物,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们的信息,甚至看到它们的模样。如中国第一架演奏用的斯坦威钢琴,是1921年由梅百器从欧洲购进的;那支大号是工部局乐队使用过的;那张交响音乐的演出单,则是国内现存最早的;那张黑胶唱片,是梅百器指挥工部局乐队录制的《北平胡同》……这些展品让参观的人们不由自主地想见当年中国交响乐的风采,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通过长廊来到2号楼。2号楼为假三层,一楼二楼是展厅,假三层不开放,好像是办公室。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我们熟悉的人物的介绍,著名指挥家李德伦、曹鹏、陈燮阳,少一代的余隆,小提琴演奏家俞丽娜,等等。还有曹鹏、陈燮阳的指挥棒,黄贻钧荣获的李斯特纪念奖章,代表中国音乐最高荣誉的金唱片等,展示着中国交响乐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
2号楼为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的主要展区(贺平摄)
除了实物、图片,展馆还充分运用了现代音像技术,让你身临其境地了解交响音乐发展的历程,了解它在上海现时的进展情况。你也可以去资料室查找相关的资料,除了查实物,也可以查网络资料,十分的方便,不由得让人感叹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变革,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是无处不在的。
徜徉在陈列着充满故事的实物、图片和文字的老建筑中,你的思维会跨越时空的阻隔,游走在历史长河中去,追忆那些曾经有过的辉煌和没落,也会展望于中国交响乐不断发展的未来和老建筑继续焕发青春的美好前景。
穿过一个短短的室外走道,就可进入1号楼。1号楼是周宗良购入后建造的,是周家接待来客的客厅。现在,这里展示的是宝庆路3号修缮的情况。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周氏家族的成员构成。难能可贵的是,其中保留了徐元章曾在这里居住了五十年的痕迹,也展示了对他的介绍,并悬挂有他的水彩作品。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值得赞扬的。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宝庆路3号的发展过程:购入德商原有的2号、5号两楼后,周宗良还先后建了1、3、4号楼和花棚。1号楼是周家的客厅,即现在的修缮陈列室;3号楼是周为子女建的子女楼,现在看到的是这次修缮时重建的;4号楼已不存在了,看介绍似乎尚无重建的计划,花棚则已拆除。
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1号楼(贺平摄)
站在1号楼宽敞的大厅里,时光仿佛在倒退,眼前不禁浮现出当年热闹的景象:每当入夜,这里便一片灯火辉煌,那些有头有脸的沪上名士淑女纷纷推开沉重的铁门,来到这厅堂里,或坐下饮着红酒咖啡,或成双成对翩翩起舞,诠释着上海滩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真谛。当历史进入到徐元章时代时,有一次在翻修房屋时,意外地发现客厅的夹层里竟然还有60多年前设立的彩灯,更意外的是这些彩灯居然还闪亮如初。于是每个周六的下午,这里再次高朋满座,申城的那些老克勒们又聚到这里,往日的热闹再现,来客中据说有旧上海钢铁大王的女儿、面粉大王的孙子等。这在那个时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由此我们也可想象到当年徐元章在此作画、和三五好友叙事聊天的情景:暖阳从宽大的落地窗照射进来,照在徐元章等人的身上,大家时而高谈阔论,时而低头沉思,徐元章则不断挥动手中的画笔,落下时浓时淡的笔触……
从1号楼的露台出来可以到达花园。花园很大,整理得很干净,全然没有当年我在墙外窥见的那般杂乱,整个一大草坪,种有数棵樟树和玉兰树,还有几处花坛,花坛中有一尊裸女坐像,是典型的德国庭院的风貌。我去时,正有几个园林工人在为花木浇水——宝庆路3号的新生离不开他们的辛劳。
宝庆路3号内的花园(贺平摄)
从草坪回望众建筑,则更显2号楼的豪气。正对草坪的一楼,中间两扇落地的大门,庄重而不俗。二楼的阳台,背靠红色的窗门,宽敞而大气。假三层的红瓦上有突出的老虎窗。整个建筑是灰色的沙石墙面,豪气又不张扬。即使是一侧的百页窗,也与前面的树木相得益彰。而棕黄色的窗户,在彰显自己的同时,也与灰色的墙面和谐地相处着。
2号楼西立面(贺平摄)
2号楼的室内更加精致。无论是几何形的门窗格、彩色的玻璃、弯曲向上的楼梯,还是在灯光下微微泛黄的白墙和深色的木门、木窗,都在无声无息地透出往日的奢华。现在,这一切又与馆内的藏品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契合。
2号楼的门窗和楼梯(贺平摄)
从二楼的阳台上可以望见南面宝庆路9号里的两幢别墅,与这里相比,颜色要艳得多,建筑的风格却比较接近。记得那年我从它们南面的复兴路走过,好像里面也在修葺,不知是否也会开放?
走出宝庆路3号,天色似乎亮了许多,太阳光也透了出来,我朝路南走去,前面是衡山路,一条有更多故事的路……
(作者系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知青》杂志常务副主编)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