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加载中...
2020-11-10 09:57:23
我和徐汇有缘,出生、成长和读书,都在徐家汇,特别是1980年有幸跨入徐家汇藏书楼的大门,得以和这家驰名世界的古老藏书楼结缘,更是奠定了我此后的人生走向。我曾在一篇小文中这样概述:“我和徐家汇颇有因缘,我自己将之归纳为人生三部曲:先是从小生活在徐家汇,成年后又分配到徐家汇藏书楼工作,时间长了便自然而然产生兴趣对徐家汇作点研究,并有些许成果发表。” 也正是在藏书楼,我开始了对土山湾的研究。位于徐家汇南部的土山湾有一个孤儿工艺院,它对中国近代的绘画、摄影、印刷、音乐、工艺美术,乃至建筑、航空等等方面,都曾产生过相当影响,堪称中国近代文明的一处重要发源地。藏书楼中那些在徐家汇土生土长的老员工,说起当年的土山湾来仍然充满了感情,很多细节都记得一清二楚;我自己也在文献中接触到大量和徐家汇、土山湾有关的材料。于是逐渐萌发兴趣,立志要为它们写些东西,也不断有些许研究成果发表。这一过程绵延至今虽然已有四十年,但我对徐家汇、土山湾仍然依依不舍,充满感情。
徐家汇藏书楼
藏书楼犹如宝库,乍一入职,我就像老鼠跌进米缸,如痴如醉,连午饭时间都泡在书库里,也曾连续十年主动申请值除夕夜班,好多些亲炙的机会。研读中曾接触到大量有关徐家汇和土山湾的原始材料,也曾作了不少摘记。当时就想,这些文章如果结集出版,大家对徐家汇土山湾的理解一定会加深一层。可惜,因条件所限,如果就始终是如果而已,这些年,就连再想看看当年阅读过的那些报刊,都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了。现在,孙莺小姐主编的《近代徐家汇巡礼》摆在了我的案头,里面的文章大都是我当年翻过读过,让我想起了当年的青春岁月,感到格外亲切。这本“巡礼”,将晚清到民国报刊上有关徐家汇、土山湾的文章,细心搜集,按类编排,全书20万字,从人物到建筑,从乐队到足球,从学校到藏书楼,从博物院到天文台,从人文氛围到自然景观,可谓精彩丰富,诸如上海通社写吴历,黄节写徐光启,于右任、张若谷写马相伯,徐宗泽写李问渔、张渔珊,张乐古写安修士,赵尔谦写饶神父,方豪写徐润农等等,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好文;至于启明女校、徐汇公学、徐家汇藏书楼、土山湾孤儿工艺院等等当年生活学习场景的再现,更是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全书并配以几十幅珍贵照片(其中不少还是当年原照),让一百多年前的徐家汇和土山湾原汁原味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犹如还带着晶莹透亮的清晨露水,生动而鲜活。徐汇的这千姿百态,正是百年世纪风云的激荡遗存,这是历史的恩赐,文化的积淀,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它们的身上,往往折射出我们这个社会曲折前行,但却不断发展的进程。徐家汇土山湾地区堪称中国近代文化的一处重要发源地;它生产物质,也培养人才,堪称中国近代文明进程中的一根标杆。徐家汇现象的特殊性早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已有不少研究成果涌现。我一直在想,徐家汇地区是近代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特殊空间,我们在习惯宏观叙事之余,似乎也很有必要对微观层面予以更多的关注,感受日常生活状态下那些充满温度的细节,并对此进行深度挖掘,如此,可能会增加许多意外的惊喜,同时也更有利于从一个新的维度拓宽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研究空间。
本书整理者从事文献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熟稔数据库检索,除了写作论文之外,似乎更多的兴趣在近代文献的整理研究方面,成果累累,这本“巡礼”,只是她近期收获之一。学术界对论文、论著的写作视为当然,这自然不错,但对史料文献的整理却往往重视不够,轻视有余,且在现行评价体系上还经常不算成果,至少大打折扣。其实,整理年谱、注释著作、编选资料、修订校勘等事项,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学术基础建设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若论投入产出,应该属于亏本买卖,没有多少人愿意做;且没有辨伪存真的的学术功底,是做不来也做不好的。谁谓不信,尝试一番就心知肚明,不必明辩。情愿燃尽青春火焰,在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同时,更为他人提供了光明,这是我们今天这个充满急功近利的社会尤其应该大力提倡的!
最后,需要说明一下:本书之“徐家汇”是指今徐家汇街道所辖区域,他们历来支持所辖地区的文化研究,做了很多实事,成绩斐然,本书的编撰也得到他们的相助,作为研究者我们应该衷心感谢。是为序。
2020年6月11日午后于沪南宛华轩
注:此文为《近代徐家汇巡礼》一书序,该书即将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
(作者系上海图书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