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加载中...
2021-01-20 11:00:27
霞飞花园位于今淮海中路1768弄(原淮海中路1754弄花园住宅),建于1930年,建筑群为二至六单元联立式建筑,假三层砖木结构,立面对称,中间凸出,底层并列弧拱门洞。方形窗户,部分作弧拱券。红瓦四坡屋面,开弧顶老虎窗,檐下有叠涩线脚,浅黄色水泥拉毛墙面,有较大庭院。
淮海中路1768弄建筑外立面
弄内住户基本上都是外国人,只有两户是中国人,一户是弄堂口上海道台聂缉椝后代的家,另一户是17号曾任台湾巡抚、上海道台的邵友濂的孙子邵洵美家。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为避战火,邵洵美率全家搬进了霞飞花园17号楼,翻译家杨宪益等也曾在此居住过。
邵洵美(1906—1968),祖籍浙江余姚,出生于上海,著名新月派诗人、翻译家、出版家,与徐志摩并称为“诗坛双璧”。其祖父邵友濂,为晚清重臣。1923年,邵洵美毕业于上海南洋路矿学校,同年赴欧洲留学。1925 年入英国剑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1927年回国后与盛佩玉结婚,盛佩玉为盛宣怀的孙女,也是邵洵美的表姐。1928年开办金屋书店,出版《金屋月刊》。1930年“国际笔会中国分会”成立,邵洵美当选为理事。1931 年任新月书店经理,1932 年创办《大英夜报》宣传抗日。1933 年编辑《十日谈》杂志,并发表第一篇小说《贵族区》。1934 年创办时代图书出版印刷公司。1936年3月至1937年8月主持《论语》半月刊编务。还曾创办《时代漫画》《时代电影》《人言》杂志,以及《自由谭》《直言评论》等英文刊物,晚年从事外国文学翻译工作,译有马克•吐温、雪莱、泰戈尔等人的作品。
邵洵美(1906—1968)
1938 年,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委托《大公报》驻外记者、中共党员杨刚翻译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当时邵洵美以美国《纽约客》杂志社驻中国记者项美丽的名义办抗日杂志《自由谭》,而项美丽与杨刚是好友,受领任务后的杨刚住进了1754 弄 9 号项美丽家中。在邵洵美的帮助下,《论持久战》译稿从1938年11月1日第三期开始至1939年2月9日第六期,分4次在《直言评论》上连载。此后邵洵美又策划了《论持久战》单行本的发行,由毛泽东作序《抗战与外援的关系》,邵洵美亲自翻译序言,并负责译稿的秘密排印。单行本一共印了五百册,邵洵美和他的助手王永禄等人乘着夜幕掩护,不顾生命危险,将这些小册子投递到淮海路一带外国人寓所的信箱。《论持久战》英文本的出版对当时海外人士了解中国抗战形势及共产党正确的抗战方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据说,丘吉尔、罗斯福的案头上都放着《论持久战》英文本,斯大林的案头上则放着他专门请人译成俄文的《论持久战》文稿。邵洵美也因此惹怒了日伪特务组织,为安全起见,邵洵美随身带着一把小手枪用以防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邵洵美将他购置的全套德国进口印刷设备以低价转让给了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份画报《人民画报》就是由这台印刷机印出来的。
1990年,徐汇区房管局对弄内房屋、庭院进行全面整修,整修后的淮海中路1754弄,成为当时老房子里弄的样板小区。
淮海中路1768弄(原淮海中路1754弄)建筑局部
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淮海中路1754弄花园住宅为市优秀历史建筑。
(作者系上海市徐汇区土山湾博物馆副馆长、文博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