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逖公寓位于复兴西路271号,据徐汇区文物部门公布的资料,该公寓建造于1930年,因紧靠当时的高逖爱路(Route H. Cordier)而得名。高逖爱路辟筑于1925年,1943年改名为库信路,1945年改名为高邮路,所以后来高逖一词也有被称为高邮的,不过周围街坊老居民们都还是习惯称高逖公寓。高逖公寓所处区位上佳,复兴西路高邮路口,环境安静,视野开阔,离武康路、安福路、湖南路等适宜漫步的道路都仅咫尺之遥。公寓占地面积仅133平方米,建筑面积却达到了653平方米,属于那种徐汇区常见的小型特色公寓。建筑为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装饰艺术派风格,平面按地形作楔形布置,前端面东,正好位于复兴西路和高邮路的转角处。显然当时建筑师也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设计配以大块面的玻璃窗,可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引入室内,从而给室内营造出一种朝气蓬勃的气氛。从对面的路口望去,浓荫下露出的一方楼体也正好作为立面构图的视觉中心,给人一种简洁明快的现代感。不过这种处理方法如果用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去看,则是犯了“剪刀煞”大忌的,所幸老外的文化观不同,他们不信这一套。再看底层作为公寓的主入口,两侧呈弧线内凹,用风水观看来又是犯忌的,但从适合使用的角度看则是十分合理的安排。墙体的自然过渡形成可供人们驻足的门廊,二层至五层楼体前凸,一方面利于遮蔽门廊的日晒和风雨,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与底层形体的凹凸对比;两翼向后逐渐扩展,以外凸的玻璃窗户和墙体形成竖向块面的虚实对比。此外,南立面还有凸出的半六边形阳台,构成现代居家生活必需的要素。建筑师十分熟稔地运用形体对比来突出他对现代公寓建筑的理解,形式服从于功能,其手法相当的纯粹。
关于该物业早期的主人,有文章这样写道:“曾经这座老公寓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是Van Stelling Werf家族修建的。”“这个家族曾经还拥有过密丹公寓作为投资用。1941年下半年,这两栋老公寓都被卖掉了。”“曾经的建造者Van Stelling Werf一家就住在顶楼。”据此,我去查了百度,发现Stelling Werf不是两个单词,而是应写成Stellingwerf(斯特尔林瓦夫),是一个来自荷兰人的姓氏。接着我又查阅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史料,一共找到了三位姓Stellingwerf的侨民家庭,第一位W. Van Stellingwerf是工部局的税务官员,他和网上文章中的姓名最接近,但他住在白赛仲路(即今复兴西路)34号的卫乐公寓(Willow Court)7楼C座,而不是像网上文章里说的住在高逖公寓的顶楼(后来搬过去了?)。第二位H. M. Stellingwerf,住在白赛仲路171号,在美安公司(American Securities Co.)供职。从字面上看那是一家美商证券公司,他在公司的高管中排名第五。还有一位是在英美烟草公司任职的。英美烟草公司又称颐中烟草公司,资本雄厚,几曾垄断了旧中国的卷烟市场,这位P. C. Stellingwerf和太太一起住在居尔典路(Route Culty,今湖南路)266号,在公司的会计部门任职,收入肯定也不菲。看来这三位先生住得离高逖公寓都不是很远,也都有能力投资建造像高逖公寓那样的迷你型公寓。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房地产兴旺发达时期,富裕的外国侨民投资房地产也不失为一种个人财富增值的手段。所以究竟是谁投资建造了高逖公寓,这桩公案暂时还只能存疑,有待进一步的史料被研究者挖掘出来后,方可下结论。
不过我更感兴趣的倒是高逖公寓名称的来源。我们知道,法租界当局喜欢用人名去命名界内的道路,其中也不乏以文化名人命名的道路,如福开森路、莫里哀路等,想来高逖爱路也属于此类。高逖爱(Henri Cordier,1849—1925,现常译作亨利•考迪埃)是法国著名的汉学家。1869年来华,先是在上海美商旗昌洋行任职。1876年由福建船政监督、同为法国人的日意格(Prosper Marie Giquel,1835—1886)指派回国,担任驻法中国教育团的秘书。1881年,他出任巴黎现代东方语学院教授。后又任法国地理学会会长、亚细亚学会会员、法兰西学院会员等职。1890年,法、荷汉学家联合主编的《通报》创刊。《通报》是一份专业性的、国际性的汉学研究杂志,在学术界影响很大。高逖爱为创办人兼编辑之一,他本人在这本杂志上也发表过许多关于中国历史和语言的文章。此外还著有《法国在远东两个租借地的起源:上海、宁波》,1896年出版;《1860—1900年中国与西方列强关系史》三卷,1901—1902年出版;《1857—1858年远征中国记》,1905年出版;《1860年对中国的远征,外交文书和文件史》,1906年出版;《中国通史》四卷,1902年出版;《中国》,1921年出版;《西人论中国书目》五卷,1904—1924年陆续出版。他还将英国汉学家裕尔1868年编译出版的《东域纪程录丛》(四卷)一书加以补订后于1915年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