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设立的江南制造总局,曾在龙华开设火药厂,这是徐汇境内第一家重要的工业企业。从龙华火药厂,到上海兵工厂,再到松沪护军使署、淞沪警备司令部,江南制造总局这个洋务运动最大的工业企业一分为二,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一处发展为特大型企业江南造船厂,一处发展为上海最高军政机构和革命烈士纪念地。可以说,正是这家兵工企业的兴起,彻底了改变了徐汇后来的发展道路。当然,由于不是规划中的工业区,徐汇沿江地带早期的工业企业并不多。除了兵工厂,还有上海水泥厂、泰山砖瓦厂,以及和兵工厂有间接联系的龙华机场检修站。新中国成立后,兵工厂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接收,飞机场内的检修站逐渐发展成为上海飞机制造厂。和沪东杨浦滨江、沪西苏州河畔不同,徐汇境内黄浦江沿岸主要是铁路、码头、机场,没有发展成为工厂密集区。
1920年初建时的上海水泥厂
徐汇境内最早的民族工业是1875年开设的华光织带厂,最早的外商工厂是1908年创建的德商固本肥皂厂和法商东方百代唱片公司。到了20世纪30年代,境内轻工、纺织、食品、化工等工业都已具有一定规模。这些工业企业,主要沿着肇嘉浜两岸发展。工厂开设于此,主要是因为这里相对偏僻,地价便宜,肇嘉浜又地处华洋分界线,便于工人的招募。抗战前后,肇嘉浜沿岸兴建了中国钟厂、景福针织厂,沿河道往西往南,又陆续开设梅林罐头厂、永新雨衣厂等等。此后,由两岸再向南北扩展,主要在南岸地区,例如斜土路上的泰康食品厂、金城橡胶厂等等,甚至更远到龙华西路的亚美电器二厂和漕河泾的冠生园食品厂。南岸华界多为农田、坟地,地价更加便宜,当地农户为这些新开设的工厂提供了充沛的劳动力。在肇嘉浜以北,英商开洛克于1911年接手法国人经营的一家小型私人奶牛场,命名为可的牛奶公司,不久即迁入霞飞路(今淮海中路)、高恩路(今高安路)转角,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上海乳品二厂。原金星金笔厂为韩商创办,1933年底由华商购进,转为民族私营企业,1947年迁至斜土路1646号。1948年5月,上海市公共交通公司在枫林桥南斜土路设立保养场,附设汽车修配车间,这是上海最老的公共汽车停车场,就是现在的巴士二汽公司。民国时期,徐汇境内工厂的产品,例如泰康、梅林、冠生园食品厂的糖果、饼干和罐头食品,大中华橡胶厂的双钱牌胶鞋、汽车轮胎,中国钟厂的三五牌台钟,永新雨衣染织厂的ADK雨衣等,在市场上均有着良好声誉。
20世纪40年代的百代小红楼和录音棚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徐汇境内的工厂大多成为全民或集体所有制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上海重点发展支柱型重工业,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此,国家对徐汇境内的工厂企业调整了一系列的调整。
第一种方式,对原有小企业合并重组,产生一大批新兴的工厂。例如,原回民公墓附近的清真食品作坊,相继并入光明生产合作社和清真天山食品厂,逐渐发展成为上海天山回民食品厂;原上海市第一、第二、第三衬衫生产合作社合并,1958年转为国营,更名为上海衬衫厂;上海皮鞋厂是在1944年底由40多名失业皮鞋工人在组织生产自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1958年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并由制造局路迁至宛平南路404号;宝屐皮鞋厂,前身是一家弄堂作坊,1956年公私合营时并入5家小型制鞋单位;上海酿造六厂,1956年由万升、万顺、万隆、万和4家酱园合并组建四万酿造厂,1958年4月又先后并入几家食品作坊,改名为上海酿造六厂;原天星糖果饼干厂,厂房简陋,仅100余名职工,公私合营之际陆续并入10多家小厂,改名为上海儿童食品厂,成为生产儿童食品的骨干企业。
第二种方式,利用原有厂房设备,对产业进行改制。在徐汇境内,主要是打破行业界限,着重发展机械、电子等新兴工业。例如,原私营泰山砖瓦厂,1954年全面转产耐火材料,为钢铁生产服务,后成为上海耐火材料厂;肇嘉浜南岸的五洲固本皂药厂,迁至杨树浦与中国肥皂公司合并组建上海制皂厂,原厂房设备由开利无线电厂与其他一些小厂合并组建上海无线电四厂;五洲厂的烷基苯磺酸钠车间,则与永星化学工业公司合并,组成上海永星合成洗涤剂厂,后发展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上海合成洗涤剂厂;梅林罐头食品厂并入泰康食品厂,利用原厂房和机器设备组建上海电讯器材厂;原华美烟厂,1958年转为上海第三机床厂,是机械工业部重点企业;转型最为成功的当属金星金笔厂,1970年开始试制电视机,1978年改名为上海电视一厂,成为电视机专业制造企业。
1956年3月,徐家汇区与常熟区合并组建徐汇区。1964年5月,闵行区并入徐汇区。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地域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徐汇比杨浦、普陀甚至闸北有着更为广阔的腹地,凭借境内龙华机场、上海南站等交通枢纽,水陆空运输均十分便利。因此,徐汇境内迁建或新建了一大批与国民经济、市政建设以及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工厂。1953年在龙吴路设立中国食品进出口公司华东区分公司龙华仓库,到1973年发展成为龙华肉类联合加工厂;1953年新建大光明钟厂,70年代末转产秒表,改名为上海秒表厂;1954年,上海公交公司车身修配工场成为独立经营的客车修理厂,1970年改为上海客车厂;1956年,协昌缝纫机厂迁至龙华路,1972年改名为上海缝纫机二厂;1959年创建的长桥水厂,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给水企业;1985年新建龙华污水处理厂,有当时上海最大的污水处理工程;成立于1985年的上海王安电脑发展公司,是改革开放后徐汇境内较早的中美合资企业。
位于上海西南的漕河泾,于1957年被市政府定为市仪表电子工业区,以发展新兴工业为重点。比较著名的工厂有:生产上海牌录音机的上海录音器材厂,生产海鸥胶卷的上海感光材料厂,以及上海仪表厂、上海仪表电机厂、上海天平仪器厂、上海分析仪器厂、上海自动化仪表一厂、上海电视调谐器厂等等。此外,一批以出口创汇为主的企业也是徐汇工业的亮点。例如,位于漕宝路的上海地毯总厂、上海玉石雕刻厂,肇嘉浜路南侧的上海绣品厂,车间对外开放可供参观,并设有外宾销售门市部和贸易洽谈室。
20世纪80年代,是徐汇工业最为辉煌的时期。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转型,徐汇境内的工厂大多关停并转,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无论是民国时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徐汇工业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也曾经辉煌过,对上海乃至全国的贡献不言而喻。
如今,徐汇区境内的工业遗迹留存不多,其保护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原址原状保护,如龙华兵工厂和上海水泥厂;二是标志性建筑的保护,典型的有大中华橡胶厂的烟囱、百代公司的小红楼;三是变工厂遗址为创意园区,如漕溪路272号门口虽然挂着老凤祥象牙玉石雕刻公司的牌子,而大院内已成为一处文化创意园区。境内还有一些著名工厂,如今已无遗迹可寻,但留下了一些相关的地名,例如冠生园路、金星苑、景福苑、协昌小区、金钟大厦等等。
衡山路839号大中华橡胶厂烟囱(贺平摄)
以往的观念,保护就是原址原样,一点都不能改变。那么这样一来,保护和发展有没有矛盾?如果一成不变,什么都不能动,怎么发展?是否能换个思路,为了文化传承的目的而去保护?百年工业,百年文化。百年,不仅仅是指百年前的发端,更是百年后的延续。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有些工业遗迹的消亡或许是不可避免的,但更可怕的是被淹没与遗忘。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