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三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武康路就是其中的一条。世界著名剧作家萧伯纳对武康路流连忘返,他写道:“走进武康路,不会写诗的人想写诗,不会画画的人想画画,不会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觉美妙极了。”离武康大楼不远的武康路393号(原世界社旧址)的一部分已经成为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和上海老房子艺术中心。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时龄院士在《海上遗珍:武康路》的序言中写道:“这里仍然有不少尚待考证建造年代及其建筑师的建筑。城市和街道是一代又一代人按照某种形成默契的理想所创造的,也是人们塑造生活环境,从而塑造自身的愿景。”那么,武康路393号的建筑师又是哪位?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这些谜底需要慢慢揭开。
一、从一张彩色建筑师照片讲起
有一本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第三辑):融汇古今》,其中的“历史照片识读”版块中收录了建筑前辈、中国历史建筑研究专家赖德霖先生的文章《谁是盖立宗?——中国近代唯一一张建筑师彩色肖像照片》。
赖德霖先生首先介绍了法国银行家、慈善家阿尔贝・肯恩(Albert Kahn,1860—1940),他是一位中国历史学界广为人知的人物。在1909—1931年,他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地球档案》计划,试图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世界各地的面貌。他先后聘用了8位摄影师、3位电影摄影师,游历了50多个国家,拍摄了7.2万张彩色照片、4000张立体黑白照片及18.3万米的电影胶片,以此记录当时不同国家的人文风情和自然景观。其中,《中国,1909—1934,阿尔贝•肯恩博物馆照片及电影镜头组图录》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影集第一集第38张彩色照片(编号:A48064)是一位内穿法式翻袖衬衫、佩戴浅蓝色袖扣、外着蓝色领带和黑色西装、发型整洁、面庞清俊文雅的青年男士的肖像。据书中英法双语说明文字,该人姓名为M.Li-Tson Cain,拍摄时间为1925年12月30日。中文版将这个名字音译为“盖立宗先生”。
赖德霖先生通过仔细鉴别和文献研究,发现“盖立宗先生”应该是“李宗侃”,这个西文名的书写方式混淆了名与姓,因此导致中文翻译者的误判。李宗侃是中国近代一位知名建筑师,赖德霖先生在另一本著作《近代哲匠录——中国近代重要建筑师、建筑事务所名录》中对他介绍如下:
李宗侃(字叔陶,1901—1972),河北高阳人,出生于北京。1912年进入中国留法预备学堂,后赴法国留学,进入巴黎建筑专门学校,主修建筑工程。1925年回国,在上海大方建筑公司担任工程师,1933年在上海市工务局登记为建筑技师开业,1934年开办陶记建筑事务所,地址为河南路348号。1934—1937年担任大方建筑公司经理。
1945—1946年在上海自办李宗侃建筑师事务所,1972年在台北病逝。主要作品在南京,代表作有中央大学生物馆(1929,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上海的作品是位于武康路393号的世界学院(Institut International des Sciences et Arts,1930)。
《中国,1909—1934,阿尔贝•肯恩博物馆照片及电影镜头组图录》中的李宗侃
书中介绍李宗侃在上海的作品是位于武康路393号的世界学院,设计时间是1930年。笔者对这栋建筑颇有感情,每次经过都会驻足观看,如果是带领市民、学生漫步武康路,也会重点讲解这栋建筑的风格、用途和建筑艺术。
二、武康路393号世界社旧址
在武康路393号的墙面上挂着一块黄色的铭牌,上面写到“黄兴旧居”,很多路过的游客也会看上一眼。那么究竟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辛亥革命的主要组织者和杰出领导人黄兴是否在此住过?何时住的呢?
武康路393号北楼(世界社旧址)
2017年,由时任徐汇区区长方世忠先生主编的《海上遗珍:武康路》一书专门详细讲述了“武康路393号”的前世今生,作者是原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历史建筑研究专家薛理勇先生。薛先生查阅很多历史文献,为观众答疑解惑:黄兴于1916年7月6日到上海养病,10月31日,在上海寓所病逝。书中写道:
黄兴寓所占地面积十余亩,北面紧挨着福开森路,南面到霞飞路(当时叫做“宝昌路”,就是现在的淮海中路),从福开森路393号门进出。主建筑在北侧,坐北朝南,面临大块的草坪和绿化,二层砖木石混合结构,英国乡村别墅式风格。黄兴逝世后,当黄兴的家族搬离后,福开森路393号的房子仍然由政府收回,不久调拨给李石曾和世界社使用。后来,世界社在这里建立“世界学院”、“中国学典馆”和“世界中学”。……于是,上海地方政府划出福开森路393号沿街的地块,他们在这里建造了办公楼,建筑为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近现代主义风格。
从上面的文章可以看出,靠近淮海中路的武康路393号南楼,是一幢英国乡村式花园住宅。建筑占地面积740平方米,始建于1912年,其后另有增扩。黄兴来沪养病,住在武康路393号南楼。而靠近武康路一侧的建筑,是在黄兴去世后大约在1930年代才开始建设,设计师是李宗侃。
武康路393号南楼黄兴旧居
三、李宗侃的浪漫婚姻
李宗侃可以算得上“小帅哥”,而李宗侃的夫人周叔苹不仅是“上海大户人家”,还是中西女中的“校皇后”,这对新人可谓是郎才女貌、才子佳人!在1929年3月9日第46期的《上海漫画》里,有一篇《花团锦簇之婚礼,周叔苹李宗侃一幅俪影》的文章记载了他俩的浪漫结婚典礼:
建筑家李宗侃君与周叔苹女士,于今日在大华饭店举行结婚典礼,李君美风姿,高阳李文正公之孙,亦国府委员李石曾氏之侄也,习建筑术于法京巴黎,经验颇丰,周女士卒业于中西女学,有该校皇后之称,其美丽亦可知,其尊人亦即中国第一邮票收藏家周美权先生是也。李君现任国府建设委员会专门委员,现所规划之建筑与正在图样之考虑中者,有中央大学之大礼厅,其间可容二千八百人之面积,及中央天文台与建设委员会司法部农矿部等房屋数处,李君极注重于立体表现两派之艺术,左图为其所构之紫金山观象台图案之一种。
第46期《上海漫画》出版的时间——1929年3月9日,这一天正是李宗侃的新婚之日。作为新郎的他的确如《上海漫画》报道中所说的“美风姿”,令人想到“小乔初嫁”时的周公瑾。他们的婚礼由蔡元培证婚,当时上海的许多大众媒体都对之进行了报道,其中包括《图画时报》(1929年,第544期)、《上海画报》(1929年,449期)、《上海漫画》(1929年,第46期)、《华北日报》(1929年3月10日)和《白鹅艺术》(1930,第2期)等。其中几份画报更以照片的形式呈现了婚礼场面的华丽及周叔苹的端庄和秀美。李、周举办婚礼的地点上海大华饭店,曾是20世纪初上海的著名建筑。该饭店位于今南京西路之北、江宁路与南汇路(当时叫大华路)之间,1911年前后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
《图画时报》刊登的李宗侃、周叔苹婚礼照
周叔苹肖像照(1929年)
四、武康路393号的建筑艺术解读
《海上遗珍:武康路》一书中,薛理勇老师提到武康路393号是近现代主义风格。
通过对武康路393号进行研究,笔者有如下发现:该建筑在1930年代建设,采用装饰艺术派(ART-DECO)风格,为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沿街立面呈阶梯状几何造型,通过材质和纵横线脚对比产生时髦的视觉效果。立面上褐色的泰山面砖拼成富有韵律感的纹饰,大楼里的细节更丰富。
主楼建筑的两侧有精美的浮雕,很多行人都不知道浮雕的内涵。以前的浮雕颜色是浅色,后来经过保护性修缮被改为红褐色。据施工单位工程师讲述,根据建筑的原始资料判断,表面颜色应为红褐色。1915年,陈独秀在他所创立的杂志《新青年》中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了“民主”和“科学”(即“德赛二先生”)的口号。从此,中国社会开始讨论民主与科学。也因此,陈独秀这篇文章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起点,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武康路393号世界社墙上的两幅壁画就是“德赛二先生”,建筑左面的壁画有火车、望远镜等,象征“赛先生”;右面的壁画背景是一群人,也有调色盘等元素,象征“德先生”。
五、从网红武康路到未被遗忘的中国建筑师
受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邀请,我在武康路393号老房子艺术中心做的首场讲座是《从网红武康路到未被遗忘的中国建筑师》。在讲座中,我介绍了几位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其中有建筑师泰斗庄俊先生,有设计武康路4号的奚福泉,还有设计了武康路12号的谭垣。
武康路12号谭垣设计的自宅(作者自摄)
武康路上还有很多中国建筑师的作品,比如董大酉设计的武康路40弄1号。
城市在变,武康路也在变,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武康路仍然保留着城市原有的肌理和街道界面,仍然传承着城市的精神。武康路是上海无数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中的佼佼者,不仅代表着上海的过去,也预示着上海的未来。
(作者系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副教授,上海“建筑可阅读”宣传大使,上海市建筑学会会员,上海市人文行走办公室特聘专家)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