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杨木与黄杨木雕
黄杨木是一种常绿灌木,生长在高山峻岭和悬崖陡壁之间,因生长缓慢而树种成材时间长,且资源日渐稀少,所以比一般木料贵重。再加上它木质紧密而坚实细腻,触感光洁滑润,色泽天然黄润温厚,质地坚韧,所以有“木中象牙”之誉,适宜于精雕细刻高档工艺品。
黄杨木雕是源于民间的陈设工艺品,是由工艺手段制作而成的不具备实用功能的纯欣赏品。黄杨木雕工艺品摆在家里或工作案头,不仅可以美化生活,点缀环境,还可以起到提升文化素养、陶怡性情的作用,所以具有艺术感化功能。
黄杨木料体积较小而暗藏结疤,这就要求制作者对木材的整体结构和所要创作作品的结构布局有一个整体的空间概念,雕刻过程中在不打破结构的情况下随着木头纹理及木性的变化调整作品结构布局,而不能死板地进行制作。另一方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也使黄杨木对雕刻工具有着苛刻的需求。雕刻黄杨木所用的刀具一般有平口刀、斜口刀、三角刀、圆口刀、月剜刀(徐宝庆独创)等种类。雕刻者一般根据需要选择有硬度的钢材,经过退火打磨、淬火、细磨、配刀柄等程序做成符合自己需要的刀具。雕刻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和材料还有:凿毛坯用的台虎钳、磨刀具用的砂轮机、锯子、配底座用的刨、锉刀、油石、磨刀砖、木砂纸等。
黄杨木雕雕刻刀具
二、徐宝庆与海派黄杨木雕
与浙江黄杨木雕普遍程序化的生产方式相比,上海黄杨木雕以细腻的雕刻技艺,表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与人物形象,特点鲜明,在本地传统特色工艺品种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也是“海派”工艺的代表性品种。
对“海派”黄杨木雕技艺技法的形成影响较深的应该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土山湾文化”。当时以土山湾(位于现徐家汇蒲汇塘地区)为中心的天主教社区,成为最具规模与影响的西方文化传播地之一。土山湾画馆也是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正规西方美术教育机构,海派黄杨木雕的创始人徐宝庆老师便毕业于此。
徐宝庆(1926~2008),浙江台州人,是上海滩土生土长的工艺美术大师。他7岁进入徐家汇土山湾孤儿工艺院学艺,开始学习西洋素描,十岁开始学习雕刻和雕塑。该工艺院里集中了一批国内外美术家、雕刻家以及民间手艺人,其中田中德相公教素描,西班牙雕刻家那勃斯嘎斯教雕塑、雕刻。徐宝庆先生得到较长时期和比较完整、全面的现代西方美术技法的教育,由他始创于土山湾的海派黄杨木雕,已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上海黄杨木雕产生、形成的历史虽不是十分长远,但它的技艺、技法在形成、发展为“海派”特色的过程中,吸纳西方美术技法和融汇传统技艺的特点,却是十分的典型。海派风格的黄杨木雕艺术,充分体现了开放包容、集纳百川的“海派文化”特征,但骨子里却传统依旧,既保持着东方思维方式又不保守,既吸取异域文化的长处又不忘本。雕刻技法上,将西方素描技法、线条表现和雕塑技巧与中国传统雕刻技法相结合,显得凝练又圆润明快,创造出来的作品形神兼备。艺术风格上,以现实主义为基调,讲究作品的寓意表现,尤其讲究作品的生动传神,捕捉生活中最灵动的瞬间,予以艺术化表现。
徐宝庆深谙西洋立体雕塑的规律,在其创立的“海派”黄杨木雕作品中,时常将西洋雕塑的技法用于创作中。像收藏于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的作品《五子戏龟》,运用了西洋雕塑中可四面观看的形式,团块结构使三维空间更具整体性。这种不同于传统雕刻技法的雕刻形式,扩大了作品的可视性和作品牢度,需要制作者对作品结构有更强的组织能力以及因材施宜进行细腻有效刻画的能力,成为海派黄杨木雕别具一格的特色。
徐宝庆黄杨木雕作品:《五子戏龟》
三、海派黄杨木雕的艺术特征
(一)继承优良传统且题材具有时代性
继承优良传统,是黄杨木雕创作的首要问题。除此之外,海派黄杨木雕的作品题材还具有时代性,紧跟时代的步伐勇于创新,根据环境的变化应景地做出调整和改变。
早在20世纪50年代,当浙江、福建地区雕塑行业纷纷做“福禄寿”三星、观音、罗汉时,徐宝庆已经从圣像题材中脱离开了,转向弄堂生活、儿童游戏等反映市民生活题材的作品,如《拔萝卜》、《顾此失彼》。60年代中期,反映农村生活的如徐宝庆的《饲牛》、林翊的《江南晨曲》等作品,生活气息更为浓郁,令人耳目一新。70年代上海工艺美校65届黄杨木雕专业毕业生创作了《大庆精神》、《广阔天地炼红心》等一批作品,题材涉及工、农、兵、学、商等各行各业,被誉为工艺美术中的宣传画。80年代后,黄杨木雕创作题材又趋向与政治剥离,着重于人文精神的刻画和木雕本体美学的探索,追求木质纹理、肌理美的作品应运而生。这种紧跟时代的创作之风,一直保留至今。
(二) 以写实风格进行源于生活的创作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以徐宝庆为代表的“海派”黄杨木雕艺人,不摒弃传统题材,但更注重现代题材,从现实生活环境挖掘无穷的灵感,把身边的生活琐事信手拈来,配以细腻的刻画和到位的工艺手法和技巧,加上适度的夸张,将其中的趣味升级、扩张。
“海派”黄杨木雕题材的特点,可大致归纳为“二性”:一是广泛性——有传统的,也有当代的;有人物的,也有动物的;有中国的,也有西洋的。二是民俗性,题材来自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完完全全是普通人的生活片断。广泛性使作品尽可能多地迎合观者的喜好;民俗性则使作品更加贴近观者自身的生活,增强了观者对作品的亲近感。
(三)将材料用足、用满,注重材料体积的扩张感
“海派”黄杨木雕在设计制作中除了用足材料外,材料体积的扩张感不是依靠对料的拼接实现的,而是在设计制作中,通过对内容的布局调控,使观者在直观上产生一种扩张感的视觉效果。如收藏于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徐宝庆作品《撑骆驼》,作品中的两个孩子一上一下,一前一后,目光相错。尤其是上面的孩子,微张着嘴略显紧张,两腿外张,纵身向上;下面的孩子则稳稳地弯着腰侧看。两个孩子所有的动作、目光完全向作品四面延伸,这样自然也就将观者的视线向外扩展了。这样的作品在“海派”黄杨木雕中常可见到,像《腾飞》、《五子戏龟》等,或是通过人物动态的趋向,或是通过作品内容布局的设计,引导视觉外延,达到材料体积扩张的效果。黄杨木虽不是一种非常贵重的材料,但创作者对材料的这种调度,是一种设计的技巧,体现了设计者思路的巧妙。
徐宝庆黄杨木雕作品:《撑骆驼》
(四) 刀法和工艺以及机械工具的使用创新
当浙江黄杨木雕为了节约木料成本还在用拼接组装一件作品时,徐宝庆已经在采用整块硬质木料雕刻作品了,无论雕刻难易决不拼装,这种浑然一体的团块感、整体感,是海派木雕的特点之一。在材料应用上,海派黄杨木雕也早已突破单一的黄杨木,发展到香樟、桑木、丹塔、银杏、松杉等,如1965届上海工艺美术学校毕业生的毕业创作《五卅风暴》(现藏于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就是用整块香樟木雕刻而成,利用圆雕、高浮雕处理人物与浮雕处理背景相结合,保留了整块木料的外形和部分外层的树皮,这种处理手法在当时的木雕行业是独辟蹊径的创举,并且影响了整个雕刻界。所以海派黄杨木雕的内涵实质上已经不是单纯的黄杨木雕,而是兼具海派风格的各种木料的雕刻。
1965届上海工艺美术学校毕业生的毕业创作:香樟木雕《五卅风暴》
在雕刻用刀上,“海派”黄杨木雕是多样性的、自由开放的。如“月剜刀”是在平刀的基础上将刀口加工成圆弧,兼容了圆刀和平刀的作用,是“海派”黄杨木雕工艺独到的创意。另外,海派雕刻刀具采用全钢具制作,用较有韧劲的“弹簧钢”作原料,只要有火、油或水即可自行打造,一般在学艺过程中打制自己的雕刻刀也是一门主课,等到雕刻学成,制作刀具也已是水到渠成。
实质上,“海派”的精髓,就是在上海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都市中,形成海纳百川的精神和发散性的思维,不拘泥于传统,但也不摒弃传统,特别善于吸收新事物,并融贯于自身。“海派”黄杨木雕的技艺技法,无论是在取材用料上,还是在工具的制作运用上,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海派”木雕在上海传统工艺美术的品种中不算历史最久的,但技艺技法在贯通中外上应是最有特点的,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特征最鲜明的: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初徐宝庆创立“海派”黄杨木雕的初创期,到解放后五、六十年代的推进期,再到六、七十年代大受政治影响的巅峰期,“海派”黄杨木雕的技艺技法中都留下了历史深深的时代烙印。在各类“海派”传统工艺品种中,黄杨木雕应该也是各个历史时期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工艺品。希望通过不断地普及教育与宣传,海派黄杨木雕能够得到有序的传承。
参考文献:
徐才宝,徐右卫:《黄杨木雕第一家:徐宝庆黄杨木雕鉴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刘巽发:《刘巽发雕塑自选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林翊:《论海派黄杨木雕艺术发展史》。
(陈毓其系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刘瑾瑜系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运营部主管)
技术支持:上海江帆网络科技